紫宸殿(2 / 2)
“过来坐下。”他言简意赅地命令,又向外说道,“吩咐他们传膳,叫伺侯公主的人也都进来。”
远远的有太监应了一声,又有两个早就在准备着的小内侍躬身快步过来,在皇帝的下首又设了坐席,摆了桌案,奉上茶来。锦林一晚上被两个人拿来撒气,已经很不乐意了,坐下的动作有点重,皇帝瞥了她一眼,不过倒是什么也没说。
锦林坐下以后就没再说话,不知说什么好,默默思索着自古以来当皇帝的各个都是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她低着头盯着她的茶盏,发现茶盏里面有一片金色的叶子,就禁不住研究了起来。发现那个金叶子竟然是烧在瓷器里的,要说是叶子其实仔细看也不是,竟像一块瑕疵。但是只要稍微离远一点,眯起眼睛看的话就还是像个叶子。
“怎么?想要这套茶盏?”
突然响起的男人声音吓了她一跳,她连忙抬起头,不知道什么时候皇帝又在盯着她。“我就那么没见过世面,到别人家里就顺茶碗?”
穆景洪的眉惊讶地抬了起来,伺候公主的云夫人在公主的身后咳嗽了一声。
“哦。”锦林说道,“臣妹怎敢夺陛下所爱。”
穆景洪看着她,想了想似乎这话竟没法说下去了。宫人们恰此时鱼贯而入,为两人的案上进上菜肴饭食,穆锦林伸手摸了摸旁边立着的铜鹤灯,就是不把目光放回到皇帝那里。
穆景洪咳嗽了一声,“我听说下午给你送礼的人多到把福宁宫的门槛都踩破了?”
“对呀,谁让我有门好亲戚呢。”锦林说道,这是在调侃皇帝了。
出乎她的意料,她哥哥竟然发出了一声笑。她惊讶地看过去,穆景洪的脸上确实不再有怒意,虽然他那张脸大约永远都是冷峻不近人情的。
“午后谁留在太后宫里陪着你的?”穆景洪又问道,淡淡的像是在聊家常。
“二舅母。”锦林老老实实地说道。
“谢柏梁的夫人?”
“嗯。”锦林点点头,看见穆景洪拿起了筷子,她也拿起了筷子。“他方才也来了,还有御史台的刘继业。可能还有别人,我没看清。陛下这里反倒这么清净?”
穆景洪哼了一声,“还没到时候。朝臣们这会应该正聚在政事堂里商量,约莫再过一会儿,就会公推一两个人过来了。”
锦林抬起头呆愣了一会,在穆景洪的脸上看到了一抹孤独。她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对不对,穆景洪并不反感她现在在这里。她本从福宁宫过来,带着母亲的命令,代表着母亲的立场,幸而这个立场是站在皇帝身边的,但依然代表着母亲。可是,皇帝知道,她坐在这里,本人并不代表任何人的立场。可能因为她一贯娇憨,可能是她一向无所谓。总之他的呼吸渐渐放松,身体也不再绷的那么紧,就像是在这顿饭里得到了短暂的一点清闲。
兴许他真应该找个情投意合的后妃,锦林漫无边际地想着。不过后妃又哪有不牵扯政治的,皇后的父亲是内阁宰辅之首,这确实让朝局有些失衡。至于兄弟,他也不能跟兄弟坐在一起吃个便饭,这里面同样太复杂了。
锦林默默地夹起了一块连心脯,恶,就是一块腊肉扭出个形状,取个好名而已,一看就好吃不到哪里去。
“郑氏夫人,送了你什么啊?”穆景洪突然闲闲地开口。
“几套衣服。”锦林说,换了个奇怪的蔬菜去吃。
穆景洪看了她一眼,云夫人在身后躬身说道,“陛下,谢家五公子还送了公主一只小鹰,公主十分喜爱。”
“小鹦……鹉吗?”穆景洪问道。
锦林抬起头来,觉得她哥也挺讨厌的。“小鹰就是小鹰。淑妃娘娘送了我一只小鹦鹉,谢家的庭芳表哥送的是一只毛绒绒的小鹰。”
“鹦鹉嘛,送的不怎么样。谢庭芳倒是很会讨你喜欢。”
锦林不在意地一笑,心里直想翻白眼。一个两个揣着明白装糊涂,云夫人也不是白插这句嘴的,定然是太后的意思,要趁她在这里的时候把话头引到谢家给孩子求官的事上。
“不过他一直就是个蠢蛋,送礼也送不到点上。你一向都是喜欢骑马飞鹰,那鹰是要熬的,是从小养的吗?出壳就在笼子里养的,那不叫鹰,那是鸡,跟他倒是一个样。”穆景洪毫不客气地说道。
锦林捧着饭碗笑出了声,差点把碗都摔了。她哥哥瞥了她一眼,看她笑的不成样子,反倒没说她什么。
云夫人在她身后悄声说,“公主仔细吃饭的时候笑岔气,更不要御前失仪。”
锦林连忙正经过来,结果正瞧见穆景洪横了云容夫人一眼。就这么一眼,突然让锦林想明白过来。陛下去皇后之印,不是另有所爱,恐怕是要限制外戚的权力。皇后一旦去印,大千秋令的权力就比原先大的多,谢庭芳也是外戚,若他当了大千秋令,那从皇后这支外戚身上所去的权力就全在太后这支外戚身上。所以太后在这件事上支持皇帝,可也同时想要跟皇帝讨要大千秋令,这便是交易了。
这些她不是不明白,可在史料中看过千遍,跟身临其境毕竟不同。想起那个慈祥地搂着她抚慰的老母亲,一时间她只觉得恍恍惚惚,仿佛紫宸殿外廊下的清冷夜风一直吹到这里,她禁不住哆嗦了一下。
她脸上掠过的恐惧让穆景洪的脸色沉了下来,方才的片刻轻松惬意都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