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衫(2 / 2)
昔年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痛失荆州,殉节麦城,却成就千古忠义之名;而如今浅浅对着美髯公念出的诅咒,无异于一句殉节的誓言,岂料期年之后,一语成谶。
发完誓,周韫垂眸睨了睨地上生闷气的人,“这样总行了吧?”
高少爷打小就不肯向人低头,他才不管周韫说什么,反正只管晾着她就对了。
于是他挑了挑眉毛,坐在地板上,愣是不肯抬头瞧她一眼。
周韫走了。
周韫走之前,对走廊里罚站的高小爷说:“赶紧吃,一会儿成浆糊了我还得出来给你送勺子。”
看着那女人的背影没入包房,高城举起面碗就要砸过去。
刚甩到脸前头,面汤被风带起一阵清香,撩过高城鼻尖,肚子忽然叫了。
emmm……
算了算了,本少爷大人不记小人过,下次再找她算账!
高城给自己圆着谎,挑起面条狼吞虎咽呼噜起来。
***
夜已经很深了,伍六一在货架前挑选复习资料。
他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好像叫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三”,紫色的书脊,他那一届考上本科的学生都买了,所以伍六一认识。
现在还在放暑假,书店里只有伍六一一个顾客。他选了五本书,跟老板讲了半天价钱。
老板在学校门口做生意,学生来买资料多少都会给一些折扣。可折扣也是有底线的,磨了半天嘴皮子老板也只肯打九折。
伍六一掏出那一卷皱巴巴的毛票,一张一张数出四十五块钱,交给老板,老板又点了一遍,这才放行。
伍六一把五本厚厚的真题小心地装到身后瘪瘪的书包里,离开书店,一路往西,出城,走上进山的路。
***
在周老无数次委婉的说情之后,高小爷终于被赦免,回到餐桌吃饭。
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食量大的时候,高城在外面饿了大半个时辰,一回到餐桌上犹如放虎归山,大快朵颐,狼吞虎咽,胡吃海塞。高老头见宝贝孙儿饿虎扑食的惨状着实心疼得紧,可又碍于理法不好给他好脸,只能干看着,心急。
周承毅忝列司法界多年,深谙人情世故,见高老不好开口,忙抢着问:“城城还想吃什么?不够了叔叔再给你点。”说着就叫周韫去找服务员拿菜单。
高城也是要骨气的,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于是他慨然拒绝了周叔叔盛情:“不用,我吃饱了。”
整得周承毅有点儿尴尬,好在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就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继续陪二老谈天。
小少爷还浑然不觉地端着架子拿纸巾抹嘴,却转脸就挨老头一记脑瓜嘣儿。
“没大没小的,我看你是还没饿够!”
“……”
这一顿饭吃的,高老头觉得自己七八十岁的老脸全让高城给丢尽了。
周家在梁城也算是书香世家,虽然家底都败了,可家风犹存,人家教养出的丫头小子往那儿一坐个个都是容止得体礼仪周全,可高城呢?心眼儿小得跟个暴发户似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你爸这句怕是教到狗肚子里去了。”高老头叹了一口气,再没说过话。
周德铭见高老头叹气,酒也不喝了,就耐着性子在他耳边劝叨。老头儿年纪大了,说话也慢,就有一句没一句讲了令郎几句好,派出公干的小屁孩儿就回来了。
周韫混不吝的抱着菜单从外面进来,对包间里拧巴的气氛忽然不觉。反身掩上门,蹦蹦跳跳回到座位上,径直把菜单戳给了高城。
高城没动。
冷着眼,一副“又被爷爷训了两个人一起赌气”的呆样儿。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有时候觉得高老头儿还怪好玩儿的。老大不小成天跟孙子赌气,还真是童心未泯。
周韫不是那种伶牙俐齿的人,只是本能地感觉到一桌人都干坐着不说话大眼瞪小眼气氛有些僵,这个时候她必须得说点什么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
公关不会,装傻还不会吗?周韫打开桌上的菜单,认真翻了几页,胳膊肘戳了戳邻座少爷:“这烤鸭不错。”周韫说。
高城冷冷瞥了她一眼。
您老见过北京人随随便便在外面一名不见经传的铺子里吃烤鸭的么?那是你们没吃过烤鸭的外地人好吗?土老帽!
……好吧,那下一个。
“西湖醋鱼不错。”
来北京吃西湖醋鱼,你怎么不在西湖边上点北京烤鸭呢?乡巴佬!
……
“这蒙古牛肉不错。”
……
“这港式焗虾不错。”
……
“这新疆羊排不错。”
……
“这狗不理包子不错。”
……
菜单很快翻到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是主食,周韫指着刚才给高城送的三鲜面,“这面是真不错。”
高城冷冷翻了个白眼,却难得地没有用鄙夷的眼神反驳。
周承毅赶紧抓住时机,点了一碗三鲜面,然后把话题转到乡土美食上,打破了沉默的僵局。
三鲜面摆到桌子上,周韫才长出了一口气,猛灌了一杯果汁。
口干舌燥。
少爷是真难伺候。周韫看了看正席上没精打采的高老头。
估计这老头得叫他亲孙子折腾得折寿十年,周韫绝望地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