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第52章:清河镇(1 / 2)
清河镇在宁阳城北面, 两地相距近五十里的样子, 说近不近, 说远也不远。
既然已经知晓齐王的谋算, 顾远舟便决定先一步占住清河镇,到时候即便流民和齐王的叛军要攻打宁阳城, 也有这么一个缓冲的空间。
夕阳之下,清河镇集市上的百姓早已散了,加上天灾的缘故, 原本热闹的镇子冷清了不少。
因着流民之祸四起, 清河镇的东门, 除了原本值守的县兵之外, 还有几十个雍东军的士兵把守。
晋州一带如今钱粮紧张,这些士兵虽然不至于如流民那般挨饿, 但伙食显然也受到了影响,一个个精神状态也并不算好, 全然没有军人该有的精气神。
蒲浩所率领的骑兵此刻已经跟旗营汇合, 当下便急急跟顾远舟汇报清河镇的细况:“镇子北侧的山谷已经派士兵守着了,西侧的木桥处也是咱们的人, 只是东侧的清源河一带, 却是有雍东军的士兵在,咱们的人不便露面,故不曾夺占。”
闻言, 顾远舟点了点头, 心里也松了口气。
好在这三处进军要塞都并未落入流民手中。
心下稍定之后, 顾远舟又吩咐斥候队跟情报司仔细留意着侦查着附近一带的形势,而后便看向了不远处若隐若现的清河镇。
“营使,清河镇算是附近的一个大镇,镇上有百姓好几万人,附近一带的村落也有不少百姓,咱们如今若是要在镇子附近落脚,怕是难免惊扰百姓。”蒲浩说道。
三旗营军规的第二条,便是行军不可扰民。
听闻这话,顾远舟却是看了看那镇子,嘴唇微动,轻轻地吐出了几个字:“全营休整,一刻钟后进入清河镇。”
此令一出,众旗使只稍微思量片刻,便极快地反应了过来。
看来,他们营使已经决定,要率兵守住清河镇了。
毕竟只有进入清河镇,才能借着清河镇的防御工事,更好的阻击流民进攻。
……
清河镇东门。
眼看着天色将晚,守门的士兵越发显得疲惫,也没了之前的惊醒,而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闲谈起来。
“这贼老天,要是再不下雨,只怕咱们镇子里有一半的井都要枯了,到时候不仅是没饭吃,就是喝水都艰难了。”
接连两年大旱,士兵们也心焦不已,聚在一处,总少不了谈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开始降雨。
“我说与其想着靠老天爷开眼,还不如等着在战场上多杀几个暴民,到时候论功行赏,指不定能捞个甲长、百长当当,吃喝全都有了,哪里还至于等着看天说话。”一个士兵鄙夷地道。
哪晓得此话一出口,人群中便响起一阵讥讽之声:“孙大彪,我看你也别嘴硬,听说那群流民很是凶狠,不过才一个多月,就从晋东到了咱们这里,到时候真要是对上了,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能耐,能杀掉几个暴民。”
“照我说,这群流民还真是……”
一位年纪稍长的士兵叹息道:“人抢劫运粮队不说,还四处攻城拔地,祸害咱们晋州的百姓,原本朝廷已经在赈灾,这些人又何必生出这么许多事来。”
“何必?你难道不晓得,这群流民有好些都是从齐地逃出来的?”
另一人没好气地道:“这群人本就没了指望,可不是千方百计地祸害咱们晋州百姓么。”
“也不知齐王是干什么吃的,怎么有这样多百姓逃荒。”
“你不要命啦?敢说齐王的不是!”
“就是,齐王纵然不是东西,但也不是咱们能说的,好歹那位还是皇上的亲兄弟呢,人家兄弟间,打断骨头连着皮,都是一家子。”
“呸,我才不信,齐王又不是太后生的,皇上能跟他兄弟情深到哪里去?”
……
随着一阵阵说笑之声响起,顾远舟的队伍也会逐渐近了。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留意到了前方的动静,随即打断正在说笑的众人,道:“别胡扯了,你们快看那边,是不是有军队往咱们这边来了?”
闻言,众人皆是大惊,忙举目远眺。
只见正前方果然人头攒动,旌旗招展。
“真是!”
确定了是有军队想着清河集镇的方向而来,众人霎时间慌了神。
“府兵跟县兵那边也没听说有这样的一支队伍啊。”这是一位守卫的县兵在说话。
而雍东军的士兵们更是心中骇然。
无他,只因为他们常年为兵,虽然只是远远的一眼,便能看出向他们而来这支军队绝非一般的队伍,且人数不少,看着足有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