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每次收这种鬼,李杳然都能难受好几天,在她看来,这些人家都是活该的。他们能轻贱人命,她又何必多管闲事。
“刘村长,以后你们村再有这种事,就别叫俺了。”李杳然拉着村长好声好气地说道:“俺爷说了,这都是自作孽,怨魂来讨债的,都是命定的劫数,俺们迫不得。”
村长一听“怨魂”“劫数”,吓得一身冷汗,顿时腿有些发软,赶紧问:“收、收走了吗?”
“送走了。”李杳然拍拍手,说:“送去投胎了,不会再来了。俺不能再替人破这劫数了,影响功德……”
“是是是。”村长点头哈腰地好生劝道:“就是这宋大婶太能闹,天天跑我们村政府大院跪着,影响太不好了,所以我才去求你爷爷的……”
“告辞了。”李杳然也不想多费口舌,把帆布包挂到自行车上,一踩凳子,走了。
“看不出来,长得这么文文静静漂漂亮亮的捉鬼这么厉害!”
“老李家真可以!”
“你家侄子不是在省城工作吗?介绍给你家做媳妇儿?”
“你可别害我了,老李家打交道的都是什么牛鬼蛇神,我家哪消受得了……”
“是啊……可惜了这幅俊模样了……”
……
李杳然听着身后的议论声,使劲儿踩了脚凳子,把这些声音甩到了身后。
2
李杳然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才回到镇子里,抵达镇公所的时候,已经是晌午了。太阳正当头顶,让李杳然出了一身汗。
李杳然今年二十三,父母在她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李杳然大学在平城师范读的新闻学,毕业后就回老家平安镇的《农村信息报》做记者,顺便兼职帮乡里乡亲的驱驱邪捉捉鬼,毕竟这行当是祖传的,李老爷子说什么都要她传承下去。
李老爷子可是这平安镇方圆百里内最有名的大师,谁家出个邪乎事儿,或者新屋起梁都得请老爷子来给看看,经常还有别的城市的人赶着火车来求指点迷津。只是这些年李老爷子年纪大了,有些偏远的村子实在是折腾不起,所以都由李杳然代劳。其实李家捉鬼只是小菜一碟,龟甲卜卦问津才是神乎其神。尤其是李杳然,阳年阳月阳时阳刻生,是极好的修道胚子。老爷子从小手把手教出来的,年纪轻轻颇有赶超的苗头。
听到自行车声,杨主编喜气洋洋地撩开挡门的席子,向李杳然挥舞着手里的牛皮纸公文袋。
“岚城的调动令下来了!”杨主编边向李杳然走过来,边一圈一圈绕开公文袋上的绳子,说:“让你家李老爷子给我画张平安符篆,我再给你!”
杨主编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妇女,身材微微有些发福,五官能看出年青的时候是个貌美的姑娘。杨主编一辈子没结婚也没孩子,但整个县城里没人敢在她面前造次。听说她可是岚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为了照顾父母,才回来工作的,送走了父母以后,自己的大好年华也就被耽搁了,就一直留在《农村信息报》干到现在。
整个报社,李杳然最佩服的就是杨主编,她见多识广,精神世界极为丰富。网上都说纸媒以后会被互联网取代,可是他们的《信息报》有杨主编操盘,效益好的不得了。每年广告招商,那些个化肥厂,种子厂挤破头的往报社跑。李杳然知道,要么是杨主编能力强,要么就是杨主编办的报纸强。《信息报》能活到今天,都是杨主编的功劳。
李杳然接过公文书,抬头醒目地用红色正题字写着:《农村信息报》记者李杳然人士调动通知。
“可是,俺没去过省城……”李杳然看着人事调动领有点摸不到头脑,她最远就去过平城,平城离平安镇还一百多公里呢,从老家平安镇去省会岚城,可有三百多公里远呢!李杳然可从来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你这死娃子咋不开窍呢!”杨主编急得直撇嘴:“镇子里三十以下的谁喜欢窝在这穷山僻壤面朝黄土背朝天,就你!年纪轻轻不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在这里窝着像什么话!他们都自备干粮去城里找活,你这要宿舍有宿舍,要薪水有薪水,你咋还瞻前顾后的!”
“可俺爷俺奶年纪都大了,俺要走了……”
“去去去!回去问你爷你奶去,看他们让不让你去!”杨主编打断了李杳然的话,哄她回家。
“杨主编,俺这刚来……”李杳然看着自己还没停好的自行车,一脸委屈。
“去去去!想不清楚不要回来!”杨主编帮李杳然踢起自行车撑杆,把她推出了镇公所的院子。
李杳然摸不着头脑,也只能先回家问问爷爷和奶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