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规矩(2 / 2)
“我知道!”
众人循声望去,举手应答的不就是昨晚受罚的那个男孩吗?
松先生欣慰地捋了捋胡子,让他回答。
“中道二宗,说的就是东曜剑派和阆仙剑派。”
“你答得对,叫什么名字?”
“桐里,齐傲然。”
试炼弟子在回答自己名姓时,都要先说是从哪一镇选上来的,方便被记录言行。才讲过一遍的规矩,齐傲然就记得牢靠,可见用了心。他今日格外一本正经,与昨晚带头嬉笑打闹的模样判若两人。
“其余几句可还有人知晓?”松先生一面翻开名档,给齐傲然记上一笔,一面继续询问其他人。
弟子们忍不住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断水错风’指的是解家刀法,刀意凛然,有断水错风之势;‘步虚蹑走凌太空’说的是凌虚派,以冠绝江湖的轻功而名动天下;‘仙姝雾浓,鬼痴缠冢’应该指的是南边的鬼痴冢一派,隐于仙姝林中,因常年大雾而常人难以靠近;至于最后一句……金匮指的应该是医家门派,和烈焰有什么关系,晚辈才疏学浅,也不太理解其中深意。”
这一段说下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你能知道这些,已经很了不起。”松先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东曜剑派、阆仙剑派、皖阳解家刀、凌虚派、鬼痴冢皆为如今江湖上颇有名望的几个大派,如果来自武学世家,理应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几句;若从前没有听说过,那自今日起,要将方才这位弟子所说的牢牢记于心中。”
众弟子齐声点头称是。
“至于‘金匮烈焰生死通’,‘金匮百药门’是由江湖上顶尖的杏林圣手组成的医家门派,但他们散落在江湖各处行医济世,若没有大事,一般不会聚在一处。至于‘烈焰’,更不是一个门派,而是一门功夫,世人谓之‘烈焰掌’,中过此掌之人,如被火焰灼烧,无人能在此霸道内劲下活过十日。两者一个夺人性命,一个救死扶伤,可不是在‘生死’上作文章么?”
白游听松先生讲这些,简直听得入迷,他从来不知道江湖武林这么纷繁复杂,还有那么多神奇的人和故事。
“你叫什么名字?”松先生再次翻开名档,拿起朱笔,众弟子知道这是要给这位侃侃而谈的弟子记上一笔,再次羡慕得眼睛都直了。
那弟子依然恭敬一揖:“梓宁,萧闻歌,凌虚派萧正音正是家父。”
果不其然,他出自武林世家,还是仅次于中道二宗和皖阳解氏的凌虚派,虽然嘴上没说,其他弟子又暗暗开始羡慕他投胎托生的本事。
松先生诧道:“哦?你既是凌虚派的人,为何不跟着你父亲学功夫?”
萧闻歌一脸清正,抱拳道:“我们凌虚派常用的兵刃也是‘剑’,但我知晓,中道二宗才是天下剑宗的集大成者,我自幼仰慕,于是借住在梓宁镇的姑母家,终于等到今年东曜剑派招收弟子,才有机会上山学艺。”
松先生朗声大笑:“哈哈哈哈,你这个孩子倒肯说实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凌虚派虽也使剑,最出神入化的还是家传轻功。我亦听闻,你父亲萧正音‘陆上追风,海中挽浪,夜观星辰,蹈空取之’,令无数江湖人士心驰神往啊。你无需妄自菲薄,既有心向学,我们东曜欢迎之至。”
讲完江湖大势和派中规矩,松先生吩咐门下剑童去作准备,即日起,传授新弟子铸剑之术的第一课。
这一批试炼弟子中,最小的五岁,最大的十四岁。一般幼童三四岁启蒙,七八岁入学,故而八岁以下的新弟子进入“正蒙班”,先学三个月识字断义,而八岁以上的可直接开始学习铸剑。
白游跟着弟子队伍,随松先生进入剑庐深处的一间密室,两面墙壁上的数支火把熊熊燃烧,将密室内映得光亮无比。
“要学铸剑,先学识剑。”松先生招呼两名剑童,“松六、松七。”
松六和松七分别在墙壁两边的机关槽里放入“钥匙”,一整面“墙壁”缓缓上移,没想到里面别有洞天,显现出一间更大更宽敞的密室。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密室内的陈设牢牢吸引住,忍不住踮起脚、凑上前去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