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花了食盐的钱,以后就有梅子的钱,奶奶你要看得长远些,盐吃到肚子里就没有了,这梅子可以卖更多的钱。”
要知道卖紫苏梅饼,紫苏是山上采的,黄梅也是山上采的,也就食盐花钱了,这种盐渍梅子到时卖,可是论颗论两的,价钱可比食盐更贵。
杨老娘也就是嘴上说说,既然同意了小鱼卖东西的主意,总要舍得点盐钱,银子总不能凭空就掉到自己家里。
盖好棉麻布以后,上面还要压上重物,大概是梅子的两倍重,还要均匀的压制,大家遍寻了一边,终于想到一个好东西,拿米袋子压。
三人一直忙到大中午,这才歇下,早饭就匆匆吃了,现在肚子就饿了,小鱼央着娘亲把剩下的早饭再热热。
“要是有个鸡蛋汤喝就道。
杨老娘咬咬牙,“打一个鸡蛋汤,咱们今天可累着了,就指着这些宝贝了。”她老人家也知道孙女嘴馋。
院子里都是黄梅的香味,给炎热的盛夏都带来一丝酸涩的清爽,小鱼靠在椅子上看着成果,心里就想着如何带到镇上卖钱。
“这又酸又咸的,能好吃吗?”杨辉晚上回家也围着看热闹。
杨小鱼抱着饭碗坐在院子里,虽然还是糙米粥,青菜和咸菜,可吃起来就是有滋有味的,心里有了期盼。
“爹,你可放心吧,等梅子卖了钱,我给你买双新鞋。”
杨辉嘿嘿一笑,“小鱼就是知道心疼爹。”
杨老娘在一旁冷笑一声,“你女儿一天不知道许了多少愿,买肉买衣服,买胭脂买首饰,现在又给你许愿呢。”
杨辉哈哈大笑起来,“娘,总是小鱼的孝心嘛。”
“对呀,奶奶就是不相信我,我还许愿了,有钱了给奶奶买一床新的厚被子。”小鱼能忘了自己奶奶嘛,杨老娘可是家里辈分最高的,就连杨辉都得听他娘的话,讨好了奶奶,以后才好做生意嘛。
杨文在一旁笑道,“小鱼心思巧,我只见过卖新鲜的果子,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盐渍的果子,冲这份新意,就有人愿意尝试。”
现在种田是两个人,杨文也轻松许多了,见小妹制作果干的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心里也替她高兴。
兄妹两个人感情好,杨文接着落日的光辉,又教授了许多字句,还检查了昨天的学业。
不禁感叹道,“小鱼若是生了个男儿身,不知道做出什么事业呢,识字读书这般快,功名可期。”
杨老娘不信,“这小丫头大字不认识一个,这才念了几天书。”
“奶奶,你别说,小鱼认字真的很快,虽然写得不利落。”通过这几天的教学,杨文是对妹妹十分上心,这真是个读书好苗子。
“男儿身如何,女儿身如何,难道我生为女子就不能读书,只要愿意读书,在私塾或是家里,都能读,考不考功名,难道就消减了我的知识吗?”
杨文心中一震,真的是被妹妹的话惊到了,他不禁问自己,难道在家里就荒废了知识吗?不,只要自己愿意读,便是去镇上借书眷写,也能看到读到新书。
小鱼瞄了一眼哥哥沉思的表情,她这番话当然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在点醒杨文。
看来这位聪慧的哥哥也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