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花接木(2 / 2)
可这次出海整整去了十天,到今天才回来。满村担心自家儿子的父母,思念丈夫的媳妇,等着父亲给自己买糖吃的儿女可不就全体出动,迎接归人。
以为这是渔民特有行动的柳笙没想着前去打扰,在那堆满瓦砾、塌石的海滩处寻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了下来,远远看着海岸边忙忙碌碌的人群。
“快,快,快,鱼筐子不够哩!”
过了好一会,本是去迎接归人的人群三三两两、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细伢子,你是谁啊?来俺们村有啥事?”
因腿脚不利索怕挡着人干活的渔村阿婆挑了那条堆满砾石的滩途走,正好看见坐在边上的柳笙,见他眉眼清正不像坏人,这才客气地问道。
“阿婆你好,我是柳笙,你们村曹正梅带来,想买你们村的水产干货。”
见眼前阿婆一副慈眉善目地模样,柳笙不自觉地站起了身,认真地介绍起自己。
“你怎么躲这来了?快跟俺来,俺们村长找你呢!”
因柳笙身高体型比之黑瘦矮小的渔民有明显差异。
四处张望,遍寻不到他人影的曹正梅可算看见刚站起的他,忙跑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就往海岸那边走。
……
“这干货可不算便宜,至少六毛钱一斤,你们村真能吃得下这么多?”
宏盛渔村村长徐福看着柳笙递过来的介绍信上标着的一万一千斤水产干货,不禁问道。
见自由市场里头各种水产都卖得极其便宜,跟粮价差不多,以为干货同样不值钱的柳笙才仿着夏华强的字迹写了这么张介绍信。
虽然现在知道了干货比新鲜的水产要价高,手头上只有三千多块钱的柳笙也没变了脸色,仍是不动声色地压价道。
“我可听说一麻袋蟹换一麻袋山芋。怎么,徐村长是想把我们村当冤大头,宰上几刀?”
要是能用粮食换就好了。这钱还可以留着做本。
还想留着那三千多块做本钱发家的柳笙摸了摸装着钱的裤兜,不由地想道。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这干货本来就比新鲜的贵。这处理晾晒难道不需要人出力啊?得费不少功夫呢!”
因着柳笙和徐福就在渔船边上谈买卖,徐福媳妇边帮着把卸下的鱼装框里边竖着耳朵偷听。
见柳笙三两句就想把干货价格压低,徐福媳妇忙不满地呛声道
“忙你的去!”
怕自家媳妇把这好不容易上门的生意搅黄,徐福忙呵斥她道。
“小兄弟,我们去那边说。”
拉着柳笙远离了渔船,确定再不会有人打搅的徐福,这才低沉着声音说道。
“你要是能用细粮换,这干货的价,你来定!”
虽说渔民的口粮是由国家配发,可因着今年失收,县里头分配下来的粮食量没变,却都换成了粗粮。
村里好几户如曹正梅家情况一样的渔民早跟徐福反应过几次,让他向县里申请些细粮。
实在没办法,几次碰壁回来的徐福这才领着渔船出海十天之久,想多捞些鱼回来换钱,给村里每家每户添个斤八细粮做吃食。
虽说这次出海遇上迁徙的海鱼群,渔船满载而归。可一直到靠岸,徐福都在发愁交完任务鱼量后剩下鱼的销路,还担心自己找不着门路买到大批细粮。
下船后,正好听见曹正梅从头到尾跟自己报告的事,猜想能拿出好米来卖的柳笙一定有门路买到更多细粮的徐福可不就打上了他的主意。
虽说干货确实比新鲜的贵些,可要的多自然就便宜得多,半真半假跟柳笙说价的徐福早在心中盘算好这干货换细粮的主意,这会总算说了出来。
“我得回去跟其他人商量下。”
虽说徐福的打算正中自己下怀,可怕他看出自己粮食来得轻易的柳笙,没当场答应,故弄玄虚地跟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