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2)
陆瑾瑜心头一动,连忙将视线移向窗外。
“我没有父亲。”
“嗯?”
“我家乡是个古镇,叫双河。以后我带你去玩。到时候,你就会明白的。”
“好。”陆瑾瑜点点头,“你,你也别伤心了。”
“我没有伤心。只是偶尔想起来,总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过不了那道坎就不要过了,把它放在那里吧。我以前也遇到过一些事,现在想起来还是会有一点伤心。但是时间久了,想起来的时候渐渐地就少了。”陆瑾瑜将头靠在椅子上,“我记得《居山而行》里有一句话,‘年岁渐长,似乎可说的也少了,阅世阅人都觉得倦’。”
“我更喜欢那一句。”
“嗯?”
“‘带有宿命意味的是,檐雨、不可解的梦、山水、碑文、无法挽留的诸相’。”
“‘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真的很让人向往。”
“时姐和江先生就是这样的眷侣。你知道吗,时姐和江先生就是在一处寺庙里认识的。”
“哦?”
“那时候时姐中文系毕业,不喜欢家里人安排的工作,回家过年,折腾了一些日子。开春后,时姐去南城的鸡鸣寺拜佛,结果就遇见了江先生。我记得有一次时姐喝醉了,回忆起往事,自己把那些八卦一股脑地讲了出来。”
“哈哈,说来,时姐倒是很潇洒的一个人。得遇知己,相偕共事,不是每个人都有时姐这样好的运气的。”
“嗯。”魏枕言忽地睁开了眼,认真地看着陆瑾瑜,“你觉得,自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我?”陆瑾瑜有点茫然,“什么意思?”
“没什么,我随便问问。”
稍显漫长的车程,互相分享喜欢的音乐,魏枕言替她戴上耳机,她转头说谢谢,不经意碰到他的手,二人一时愣住。
“不好意思。”魏枕言明显有些局促,连忙低下头点击播放,“这首《晚霞》我听了很多遍,都还不觉得厌烦。”
入耳是浑厚中带着一丝缥缈的尺八声,钢琴和尺八的唱和缓和了她的心跳。
她想象着他听这首歌时的心情,应该也和自己现在一样吧,仿佛将一切忘怀,只记得些丝缕的情思,欲说还休,欲言又止。
她看向身旁闭目听曲的男子。
性子沉稳,外表温和的他,内心里,除了清风明月,还隐藏了些什么?
真是,有一点点好奇啊。
魏枕言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睁开眼,一笑:“你看着我干什么?”
“上次在老戏楼茶馆,你就是这样看着我的,礼尚往来,我为什么不能这么看着你?”
“哈哈。”魏枕言一字一句道,“伶牙俐齿。”
“多谢夸奖。”陆瑾瑜略微扬眉。
其实,我希望你常常这样看着我。
魏枕言在心里说道,嘴角不自然地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