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1 / 1)
91
“啊……”陶允看了一眼陶清的手机,才知道他们问的是什么事,一瞬间甚至产生了一种无奈到想笑的冲动。
简单地解释了一番后,陶清像是松了口气般地放松了坐姿。
陶海行哼道,“净会胡闹。”
陶允没说话,垂下眼帘准备聆听教育,却半天也没等到预想中的批评。
陶海行沉默了半晌才道,“既然不喜欢,就别去祸害人。陶家不做那种缺德的事!听到没!”
陶允下意识地应了一声,随即才体会出陶海行话里的另一层意思,瞬间红了眼眶。陶清也反应过来后也楞了一下,坐直身体看向了陶海行。
陶允不自觉地细细颤抖着,声音有些哽咽地不住点头道,“我知道,我知道。”
或许陶海行现在也依然不能接受唯一的儿子是个同性恋这件事情,但这一句“既然不喜欢就别去祸害人”至少说明他已经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了。这对陶允来说就已经是一个足够大的意外,后面那句“陶家”更是像一块巨石跌落水潭一般将他的心湖搅得一片动荡。
他依然是“陶家”人。
“爸……对不起。”陶允再也无法说出更多字句,眼泪一滴接一滴地滚落。
陶清也侧过头去不住地抹着眼睛。
陶海行看着面前的一双儿女,到底也还是没能再说出点什么来。
国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总是吝啬的,尤其亲人之间更是如此,无论是表达“爱意”还是表达“歉意”,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用一句“吃饭了”来表现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严格来说,陶海行的态度并不是和陶允达成了什么和解,事实上在这件事上他们也绝不可能达成什么所谓的和解。受到最大伤害的人已经与世长辞了,他们两个加害者有什么资格谈什么和解?
但是陶允这次阴差阳错地回家又确实打破了持续这么多年的僵局。他没想到,陶清也没想到。甚至连陶海行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这个僵局最终是以这样的形式被打破的。
僵局之所以会成为僵局,很多时候是因为缔造者们都憋着一口气,谁也不愿意先踏出哪怕半毫米。越是自己一个人翻来覆去地去想,人就越容易做出消极逃避的选择,而到了不得已去面对的时候,很可能不知怎么回事就踏出那一步了。
很难说哪种做法才是真正出于本心,毕竟逃避也确实曾经是自己想要的。但对于僵局来说,改变无疑是一种前进,这种前进或许无法用正面或负面来评价,就像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前进,但你永远不能断言未来一定比过去好一样。
那之后家里虽然气氛还算融洽,但谁也做不到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伤口或许可以愈合,但伤疤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虽然陶海行和陶允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一起吃饭,甚至能聊上一会儿天,但陶家还是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陶允最终只在家待了一周,便以工作为由回了A市。
说到底,在家里待着他仍然是有些不自在的。不仅他不自在,陶海行也别扭。但他这次离开家的心情却和八年前完全不同了。这个家虽然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但他从今以后已经可以回家了。
工作确实是有一些的,但数量却并不太多。几个月前他便开始调整节奏,有意地降低自己的工作强度了。最近这段时间事情不断,他更是毫无心思工作,已经推掉了无数邀约。接下的这些都是从自己还岌岌无名时就给了自己橄榄枝的老朋友,实在不想拒绝得太过分,才勉强接了几个。
手上的最后一个工作是拍摄一支粉底液的广告,在摄影棚泡了一整天,后半夜才收工回家。陶允轻手轻脚地进门,怕把叛徒晃醒,连灯都没开,就着手机屏幕的光换好了鞋。
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