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魏贵人(2 / 2)
在无数个痛哭流涕的悔过和告白之后,仍然鲜妍娇媚的刘璃终于得到了冯预的默许。刘璃小心地呵护着当年对自己百依百顺,如今却已经羽翼丰满阴晦难辨的男人的爱。她相信,这粒小小的火种,终将烈烈燃烧。
二妹刘贵妃也时不时过来闲谈几句。
毕竟是姐妹,就算是原来的三妹争宠失败,她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让冯预赶她去静安寺。如今的二妹更是识趣,只说原来就想为姐姐请个封号,但当时皇上的状态不好,反而怕提了反倒坏了事。如今就不同了,只等着皇上再好一些,就可以提一提了。
刘璃自然知道,不过是迟早的事。但是妹妹这锦上添花的举动,她心里是高兴的。
当然,刘贵妃也无意地提到,魏贵人生了孩子,若是小皇子……以皇上对子嗣重视的程度,恐怕一生下来就要立为太子了。她说完,脸上有淡淡的忧虑愁苦。
刘璃心里咯噔了一下,最近光顾着和魏贵人争宠了,这个却没有想到。
本来刘贵妃想的是,和姐姐取得一致的立场,在生产的时候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动手,那个时候,产妇最虚弱,宫里有的是自己和姐姐的人,怎么下手都容易。不论生的是男是女,皇上总算是又有个孩子了,按照位分,自然是自己来教养。以后自己再生一两个,这皇后、皇太后的位子就坐稳了。
她没想到,自己那个姐姐竟然会忍耐不住,死性不改!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璃可不这么想,她本来就没打算让别人生出冯预的孩子。
冯预现在虽然仍然并不像当年那样对自己喜笑颜开,但经历了这许多,冯预怎么可能没有变化呢?——她媚骨芳情,心思灵巧,察颜观色,更加这次重获帝宠,身上多了一股暗香,很快就让冯预重新感受到当年新婚燕尔时候的甜蜜。
虽然他仍然有点阴晴不定,但时间,时间可以让他慢慢放下心中的芥蒂。
四月的大魏,春风和煦。
柳条长长荡漾,像是少女的柔发。
冯预仍常常一个人散散步,这一年来,他习惯了每日处理完政务出去散散步,正是最好的春天,春风里都带着一股清甜爽沁的气息。
刘璃娇媚,花如雪和她比,显得普通、沉静,她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柔和,低调得人都看不见。
带着刘璃散步,和花如雪完全不同。
和花如雪一起的时候,风的声音、味道、周围的气息,都感受得很真切,人忍不住要伸展四肢,只觉得清爽舒适自在。
四月的槐花次第开放,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馥郁的槐花香,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记得时人有“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
他吩咐刘贵妃收集槐花制作槐花蜜饮、槐花粥和槐花清蒸鱼。刘贵妃还别出心裁地做了槐花饭,入口清香筋道,好吃得连舌头都要吞下去,食指大动的他破例一连吃了两碗。
说到槐花饭,曾经生活在槐树极多的地方的花贵人,一定做过、吃过很多次槐花饭。
还记得她最爱这类民间吃食,她那么懒的人,刚入春能不辞辛苦做春卷,若是见这满树满园的槐花,闻到这馥郁无比的清香,一定会做出最地道的槐花饭。
去年的四月,她刚来魏宫,对自己也不过是敷衍,心绪不定,自不可能有心思做槐花饭。
想她和那陈帝阮小楼,定然你侬我侬,拥着他们的皇子……
偌大的魏宫中,能和她才学匹敌的,也就是魏贵人了。
突然起意召见魏贵人。
也不知她是不是知道他吃槐花饭的事,人虽没来,却让内侍带来了一首诗:
四月槐花次第开,日暖风微香意淳。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槐花满地无人扫,半在墙根印紫苔。
谁人拾得四月香,却向蒸笼凝清芳。
冯预大笑,吩咐内侍去膳房,特意做一份槐花饭赐给魏贵人。
当夜,又宿在魏贵人那里。
早已盛装打扮的刘璃,听到宫人的通报,回到室内将发钗抽了扔下……
心中早已怒不可遏。
赤金的镶珠钗重重地砸向地面,金砖的一角瞬间迸飞……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