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篇(4)(2 / 2)
元晦咳嗽一声,尴尬地闭上嘴。心想两个人吃了十几两,可不是贵客嘛。
非兰咂咂嘴,敷衍地笑一声,这就胡诌道:“伙计,你来的正好,我跟你说,我们这个账头啊,先记在王掌柜……”
“您说银子呀,您后面的那位公子已经替您结了。”伙计开口打断他,“那公子一表人才,爽快又仗义,是您二位的朋友吗?”
“……什么?”非兰难得说不出话来,茫然地回头张望,“哪个?”
伙计指给他看:“就是那位啦――”
顺着伙计手指方向看去,斜后方除了那个白衣青年还能有谁?
元晦觉得自己怕不是要疯,此时脑子里居然只想着“诶呀太好了不用眼睁睁看着谢非兰在这里散德行……”。
“哦是他呀,熟的很熟得很!”非兰见此情形,波澜不惊,竟然也能眼都不眨地就坡下驴:“方才竟没认出来,容我二人前去赔罪,改日必当回请。”
店伙计也乐:“客官您的酒——”
非兰笑道,张嘴就来:“放下吧,贵店好酒好菜,好风雅,堪称洛阳城一绝呀。”
随便几句打发走店伙计,非兰目送对方走远,这才奇道:“不是吧,你们还真认识?”
元晦摇摇头:“从未见过。”
非兰更觉惊奇:“那这是何故?日行一善助修行,其实他是少林俗家弟子不成?”
元晦皱着眉头看着他贫。
“平白无故给咱们结账,”非兰从位子上站起身,“走走走,我可要看看这是怎样一位活菩萨。”
元晦拿上放在座位的包裹,将露出半截的长剑往里塞了塞,背在肩上随非兰走向隔壁。
那年轻人正吃着七巧点心,刚放到嘴里还没来得及嚼。相盈阁的灯火照得人眉毛都根根分明,缺了夜色的掩映,只见眼前此人五官深邃,眼瞳碧蓝,样貌比他的衣服都要耀眼得多。而那衣袍窄袖收腰,也不似中原款式。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暗暗称奇——眼前这人不是中原人。
年轻人一脸吃惊,含着一口点心,鼓着面颊冲着二人发愣,这副模样颇有些憨态可掬。
非兰不着痕迹地将他扫视一遍,拱手行礼道:“这位公子,刚刚得店家告知公子为我二人结了饭钱。我们素昧平生,所以道谢的同时也想冒昧前来问问原因。”
那公子艰难地用水把点心漱下去,看向非兰,不解道:“你们不是没钱吗?还说得那么大声。”
非兰摸摸鼻子,咳一声回头瞪一眼元晦。
“那……想必公子是善心大发,帮我们解围。”非兰又道。
对方这才笑了:“就帮你们结个账,算什么善心大发?”
元晦听着二人的谈话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心想这下散财少爷遇纨绔公子,算是找到了知己,下一步怕是要当场结拜了。
果然,非兰从善如流,颇为赞同地连连点头:“公子不拘小节,真是气度不凡。在下定要敬你一杯。”说罢他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豪气干云地一饮而尽。
元晦这下连白眼都懒得再翻。
“实不相瞒,”非兰擦擦嘴,一脸推心置腹,“我们现在身上银两确实不多了,也不够还给公子。不如这样,看公子远道而来,可有要事?趁我二人还在洛阳,我们可以尽力相助,以尽地主之谊。”
元晦看一眼非兰,对方正等着这位财大气粗的西域小少爷大手一挥,表示一些诸如“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在下也是为了结交中原才俊”之类的客套话,彼此再寒暄寒暄,说不定真的能交个朋友……
但是没想到,对方听完非兰的话好像更高兴了,用“眼前一亮”来形容也不为过。他将身子往前挪了挪,甚是兴奋地压低声音:“我还真有事需要人帮忙!”
……这少爷倒是当真了?
“嗯?”非兰看一眼元晦,但还是饶有兴趣地点点头,示意对方可以说下去。
“你们是洛阳本地人吗?”对方期待地瞪着大眼睛。
一脑门子官司,在这种关头,元晦没有兴趣横生枝节,马上想不顾一切就算扑上去捂嘴也要止住非兰话头。可手倒底没有嘴快,非兰迅速指向他:“那你算问对人了,这位少侠十八年都住在洛阳。”
“你……”大爷的……元晦用力将差点脱口而出的脏话咽下去。
非兰朝他使眼色。
元晦只好转向年轻人:“没错,我确实……”“我只打听一个人,只是几日来遍寻无果,不得已开口向人求助。”对方喜道,“我从西域跋涉千里赶来洛阳,为的是来寻我爹爹。”
“呃。”元晦心想这个我怎会知道?谁晓得你爹是哪位。
“那请问令尊大名?”非兰极为热心,“看来是颇有名气喽?毕竟洛阳城这么大。若令尊大名如雷贯耳,我二人也有幸结识一番。”
“很有名!”年轻人语气笃定,还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自豪,“我看二位装扮不似来往平民百姓,这才向你们提起。”
二人对视一眼,非兰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公子心中一直有数。”
看他这般坦诚,可能真的只是来找爹的。元晦无奈地点点头:“你说吧,我可能确实认得一些。”
对方对元晦说:“你们可识得冉道?断水派掌门,冉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改得稀碎(掩面),但是尽力了,还是求一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