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2)
碧荷姑姑笑着把姨甥二人送出了门。
叶蓁蓁与姨母一道乘了辇,回到华澜宫中。
华澜宫比寿康宫的磅礴大气、端庄慎肃大为不同,十分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一处处无不精致,几可说是贝阙珠宫、神霄绛阙,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
将南方园林之精巧、北方园林之厚重,融为一体,不由得叶蓁蓁不多瞧了几眼。
昭懿贵妃见她贪看,嘴角只含了笑,却放缓了脚步,牵着她慢悠悠的跨过门槛,缓缓步入殿中。
昭懿贵妃在寿昌宫时,带在身边伺候的乃是打小起便伺候她,入宫时一并带入宫中的贴身丫鬟芜姜。
芜姜入殿,赶忙上上下下张罗着人上茶、上水、上点心。
等这二位慢悠悠坐定下来,第一泡茶水已然倒去,浅碧色的茶叶如一朵朵绿芙蓉,第二泡茶水中飘飘摇摇、沉沉浮浮。
方才在御书房与寿昌宫,叶蓁蓁都提着神儿,不敢稍有懈怠,就怕有所差池。如今回了姨母宫中,倒有心情仔细欣赏能工巧匠的尽心施为。
等她终于看够了新鲜,却见姨母含笑看着她,忽觉方才有些失态,不由脸色微红,极是自然的牵了昭姨贵妃的袖子撒娇:“姨母~”
昭懿贵妃一挑眉,调侃:“可还记得你姨母在这儿呢。”
叶蓁蓁咬了唇笑。
昭懿贵妃笑容越发深刻,也不多说,只是指了面前几案上摆着的吃食:“如今日头上来,从寿康宫一路来少不得受些暑气,且先饮些冰镇酸梅汤,解解暑气吧。”
龙须酥、八珍糕、凉水荔枝膏......竟样样俱是叶蓁蓁爱吃的。
大早上的,虽然在御书房旁的偏殿用的早上,这一早上无时不是绷着精神,姨母这一说,她竟当真感觉到了腹中饥意。
在自己姨母宫中,不比旁处,不必那般假假客气。
她笑应一声,乖乖端起那碗冰镇酸梅汤,一饮而尽。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直看着昭懿贵妃把另一碗冰镇酸梅汤饮尽,方才捡了最爱吃的凉水荔枝膏,一勺勺吃起来。
见她吃得这般香甜,昭懿贵妃神色不知有多柔和,不由在她头上轻轻抚摸。
若叫旁人看见必定大吃一惊,昭懿贵妃这般张扬而肆意的女子,竟也有这般柔和婉约的一面。须知,良贵妃除了腹诽她“狐媚子”,还偷偷给她起了个绰号,叫“臭石头”。便是说她脾气刚硬,怕是到了黄河也不见落泪。
叶蓁蓁吃着吃着,忽觉姨母神态仿佛有些恍惚,眼中薄有水光,瞧着她的视线恍如穿透岁月,看见了别人。
她心中酸涩,方才还吃的津津有味的凉水荔枝膏,却是怎么也吃不下去了。她轻轻放下碗,唤了一声:“姨母~”
昭懿贵妃倏然回神,忙掩了失态,假作无事,但眼眶微红却骗不了人。
昭懿贵妃看着叶蓁蓁,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幼妹。
他们嫡亲兄妹五个,三妹却是不到两岁便因染病而夭折了。四妹却是在那八年之后才添的,成了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有了前头三妹夭折的事,父亲母亲对她格外宝爱。
她那时年岁十三,大哥成亲,二哥正是舞象之年,兄弟姊妹几个年长幼妹许多,几乎都是把她当做女儿来看。
她还记得她第一次亲手给幼妹穿的衣、给她扎的发;记得幼妹唤出的第一声姐姐;还记得幼妹蹒跚学步,咯咯笑着朝她扑来紧紧攥住了她的手指......
只是回忆仍在,人却再无可见之日!
她深深吸了口气,强自将满腹生离死别的哀痛牢牢压回心底。
她去岁听母亲入宫时叹过,说这孩子在父母、弟弟入葬之后重病一场,竟是形销骨立,一个才八岁的小人儿竟到了形容枯槁的地步。
她记得母亲那时深深锁着的眉,眼中无尽的担忧。
好在派过去的王御医医术精妙、可堪圣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让蓁姐儿将养好,只这一场也大伤了蓁姐儿的元气。
她倒宁愿真蓁姐儿少些心肝,也不至于因哀毁身。若是妹妹犹在,定也不愿见蓁姐儿伤心欲绝的模样。天下父母心,惟愿儿孙安康长乐,无忧无惧。
昭懿贵妃收回思绪,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她的小鼻子道:“蓁姐儿方才吃东西的模样,叫姨母想起了白狸。”
“白狸?”
芜姜已先捂嘴笑了起来,昭懿贵妃的眼睛笑得好似一轮弯月:“它呀,乃是姨母小时候养的一只白色小狸奴。”
叶蓁蓁眼睛微微睁大,嘴巴微张,神情有些愕然——姨母这是说她像只小馋猫吗?
趁她发愣,昭懿贵妃往她微张的口中塞了块龙须酥,叶蓁蓁还没反应过来,口中已自觉开始咀嚼起来。
等她意识到口中的甜味,昭懿贵妃早已笑倒在美人榻上,立在她身旁的芜姜深深低着头,可她的肩膀却在不停颤抖。在看一旁远近站开的小太监小宫女们,一个个都是忍俊不禁、强忍笑意的模样。
她不由当真像个普通三岁小孩那般嘟了嘴,佯装有几分生气的样子,不满的唤了一声:“姨母~”
昭懿贵妃笑的直抖,由芜姜好容易扶了起来,一把搂了叶蓁蓁,口中安抚道:“我的心肝儿,姨母逗你玩呢。”
叶蓁蓁窝在昭懿贵妃颈间,嗅着她身上的蔷薇熏香,不由嘴角露出一个笑意——不过彩衣娱亲,叫姨母能得些欢迎,她扮个丑角又有什么要紧?
眼中却是微红,她懂得家中从外祖母到舅舅舅母表兄弟姊妹们,一个个在她面前欢笑晏晏,未必不想念爹娘,只不过不欲她伤心而已。
姨母方才故意引开话筒,她又如何不明?
昭懿贵妃不知外甥女心思,搂着她笑了好一阵,方才止住了笑。
她轻抚着叶蓁蓁的背心,仿佛在沉吟些什么,半响终于开口——“好孩子,姨母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只是往后若非必要,不必入宫。你也看到了,姨母在这宫中吃穿用度无一不精,没什么可担心的。”
叶蓁蓁轻轻一动,昭懿贵妃放开了怀抱。
她认真的看向姨母,昭懿贵妃与她深深对视,眼中平静之下藏着万千波澜。她不由张了张嘴,昭懿贵妃涂满丹蔻的食指轻抵在她的唇间,昭懿贵妃的眼神在殿内轻轻一扫。
叶蓁蓁明白了,人多眼杂,姨母叫她不必进宫的理由,不便宣诸于人前。
她不用点了点头。
昭懿贵妃见她明白,笑意深深,转而正色道:“好孩子,你父亲母亲虽去了,可你外祖母,舅舅、舅母还有姨母我,没有不心疼你的。往后姨母只希望你常见欢靥,就算有什么伤心难过之处,也想想我们这些疼你的人。再不可如之前江南那般自轻自侮,否则不仅我们这帮人心疼死,你爹娘在地下又怎能安心?”
这是昭懿贵妃今日头一次提到叶蓁蓁爹娘。
叶蓁蓁沉默,红了眼眶后重重地点头。
是那一次病重,她竟在朦胧中看见爹娘抱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弟弟站在她面前,爹搂了哭着的娘满是疼惜的看着她,娘口中呜呜哭着,话里话外全是气她不知保重自身,整日自轻自侮、作践自个儿身子骨,又疼她小人家家病得连床都起不来,让她既心痛又担心,在地下也不能放心她。
在那一遭之后,她方才重燃生志,总不能叫爹娘在地下还为她担心吧?她要好好的活着,过的比谁都欢欣,让爹娘放心。
只是这些话却不必与家里人提。
昭懿贵妃见她答应,心中大慰。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双更,把我榨干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