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请缨(2 / 2)
不是李皇后不疼小大郎,恰恰相反,李皇后此举正是因为太看重小大郎这个嫡长孙。
阖家的大事,身为第二任的继承人,岂可不在?
杨承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跟在李皇后身边,他就是所有人都认可的继任者。
且,逃出京城,未必就是一路坦途。
风餐露宿、天灾人祸,还有诸多劫掠、刺杀……不安定的因素太多了。
而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姜贵妃一行人,离开京城后,确实遇到了诸多危险。
小三郎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刺杀、逃亡。
隔了三四年,小三郎还会偶尔做个噩梦。
他或许早已忘了具体的危险,但骨子里却是恐惧的。
这,便是逃亡的“后遗症”。
反倒是留在京城的小大郎,有惊无险,半点都没有受到伤害。
当然,这些都不是李皇后所希望的,更不是李皇后所能控制的。
顶多就是在她的心里,当她进行取舍的时候,她还是更偏向于嫡长孙。
李皇后如此看重的至亲骨肉,却被另一群至亲骨肉残忍的伤害了——
“呼~”
李皇后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近身服侍的另一个心腹宫女见状,赶忙从一侧的柜子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瓶。
快速打开瓶盖,倒出一粒黄豆大小的药丸儿,喂到了李皇后的嘴里。
这是李明堂专门为李皇后配置的“心药”,专门用来治疗、控制李皇后的心疾。
李皇后意识到自己发病了,不敢迟疑,哪怕已经十分痛苦,却还是艰难的吞下了药丸。
很快,药丸发挥了药效,李皇后抓着胸口的手,慢慢的松开了。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圣人、太子不欲让我知道,那我便不知道!”
至于丈夫、儿子会如何处理李家,李皇后也不会去管。
她把父兄、侄女等当亲人,他们却未必把她放在心上。
明知道她患有心疾,受不得刺激,却还做出这等事。
李皇后不敢去想,若小大郎真的出了事,她该如何面对大郎,如何自处?!
李家上下,半点不为她考虑,那也就不能怪她狠心。
……
百福宫。
姜贵妃一直都没睡。
傍晚时分,她与圣人一起吃茶,用点心。
姜贵妃正说着九郎的趣事,就有内侍神色有异的将圣人请走。
姜贵妃面儿上不显,心里却已经开始揣测:
宫里,出事了?
是大明宫那边又闹幺蛾子了?
还是李皇后的病有了反复?
亦或是太子妃不好了?
无数的猜测,瞬间涌入姜贵妃的大脑。
而圣人的一去不回,更是让姜贵妃愈发的笃定:
大事!
一定是很严重的大事!
难道又有“宫变”?
姜贵妃不敢妄动。
不过,她在杨翀的后院经营多年,进了宫,亦有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
姜贵妃作为宠妃,本就极有威信,她还有钱,于赏赐上十分大方。
是以,很快,姜贵妃就收到了消息——
东宫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姜贵妃皱眉:竟是东宫!似乎还不是太子妃!
毕竟太子妃的重病,上个月就已经爆了出来,太医院已经为此热闹过一回。
即便太子妃的病情有变,应该也不会如此大的阵仗。
莫非是太子?
不!
太子看着温和,实则强悍。
他不只是性格强势,内心坚韧,行事也滴水不漏。
且太子身份贵重,除了他自己,还有圣人、李皇后在暗中保护。
就算整个东宫都出了事,太子也不会受到伤害。
不是太子,却还能让圣人一直守着——
“小大郎!皇太孙!”
姜贵妃的心,猛地被提了起来,这才多久啊,宫里又要掀起风浪了。
“无妨,左右不与我相干。”
姜贵妃从未肖想过那个位子,没有妄念,她也就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
只是,在后宫这个是非圈儿里,不是不想不争就真能太平无忧。
“九郎还小,万不可被利用!”
无缘无故被卷进去,那才是冤枉呢。
“阿玖去了骊山,要不——”
担心儿子,姜贵妃便想到了新婚就跑去骊山的女儿。
姜贵妃看了眼东宫的方向,又看向骊山,快速的做出了一个决定。
……
清晨,宫门刚刚开启,楼彧就急匆匆的跑了来。
昨日的事,他都已经知道,并进行了调查。
还有之前苗女的事儿,他也有了结果,正好可以一并都禀明太子。
麻烦重重啊,楼彧却并不畏惧,他甚至准备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