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哗然(1 / 2)
第151章 哗然
翌日,早朝。
随着户部高声唱礼,百官汇聚皇极门。
崇祯升坐,不等文武百官出班奏事,内阁首辅施凤来便即站出,奏道:“陛下令我的内阁诸臣,商议废除辽饷之事已有共识,诸员皆以为此乃利国利民之事良政,可以立刻昭告天下以显我皇仁德!”
此言一出,百官先是一愣随即哗然。
皇帝什么时候给内阁下旨要废除辽饷,此事先前竟然毫无征兆。
而且最为诡异的是,内阁竟然同意了
对于此事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户部尚书毕自严。
朝廷每年在关外耗资数以百万计,与朝廷可怜的三四百万两赋税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之所以能支撑到如今,完全是因为辽饷的缘故。
如果辽饷废除,辽东每年的几百万两开支让他这个户部尚书去哪里弄
好家伙,合着伤脑筋的不是你们对吧!
想到这里,毕自严也顾不得什么,施凤来都还没有退回队列,他便已经站了出来,茫然无措道:“请问陛下,元辅所言废除辽饷之事是何原委,臣忝为户部尚书竟一无所知”
崇祯微微有点尴尬,按道理来说有关赋税征饷之事的确应该提前知会户部尚书。
毕竟户部管着天下钱粮,而赋税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关系着朝廷的钱粮收入。
最重要的是崇祯心意已决,决心要推行摊丁入亩,所以也就没有召见六部尚书商议。
省得这些人人多嘴杂,到时候乱哄哄的反而无法快速做出决定。
崇祯点点头,施凤来立刻代为解释了一遍什么叫摊丁入亩,以及整饬一条鞭法,严格推行的决议说了一遍。
当然也少不了解释什么叫摊丁入亩,以及摊丁入亩将会对大明朝廷造成怎样的影响。
然而不解释还好,一解释顿时群臣哗然。
有明一朝对于读书人优待甚厚,只要考中秀才名下便能有一定额度的赋税优免。
这也就导致天下士绅豪强,都在不遗余力地培养自己族内的读书人。
因为可以将家族内的土地挂靠在这些读书人的名下,以享受朝廷的优免政策。
即便是那些无依无靠没有家族的普通读书人,一旦考取功名之后,也会立刻有当地的大家族前来拉拢,并将族内的女子许配,以求获得此人名下的赋税减免。
即便有少量并非出身大家族,也不愿意给人当上门女婿的读书人,这些人一旦入朝为官之后,只要不是海瑞一类两袖清风之人,用不了几年也会成为新的地方豪强,兼并大量土地并同时享有朝廷的优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