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君臣默契(1 / 2)
第150章 君臣默契
崇祯敲击着桌面,默然片刻后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正需要有一得力能臣能够辅佐朕推行此二法!”
施凤来身子一抖,他现在总算知道崇祯半夜招他进宫,还给他赐座的原因了。
如果可以的话,施凤来很想说:陛下,您这凳子我不坐了……
然而此时此刻,施凤来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机会。
因为崇祯再次走出御案,手上抱着一大堆的奏疏,不屑的丢在施凤来脚下,指着那些奏疏骂道:“元辅你看看,如今这些东林党人真是越来越不成体统了!”
“赋闲致仕的老臣给朕上奏疏也就罢了,什么监生贡生、童生秀才也来给朕上疏!通政司的那帮混账也不知收了人家什么好处,啥大逆不道的本子都敢往京师送!”
崇祯说着,随意捡起一本道:“你看看,这是一个叫冒襄的仕子所上奏疏,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废柴也敢上疏弹劾当朝首辅,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
“正找锦衣卫打听过了,这个冒襄不过出身江南士宦之家,听说还参加了一个什么复社,这复社之中也是一些自诩东林的读书人,整日空谈救国,却连功名都考不到,真是搞笑!”
崇祯骂这个冒襄是个不知所谓的废柴,固然有在施凤来面前装模作样的意思,却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
而且说起来冒襄还险些与崇祯成为连襟。
冒襄其人,时人称四公子之一,又是仕宦家庭出身,整日以读书人自居,实际上六次乡试不第,连个秀才都考不到。
非但如此,冒襄还是个传奇大嫖客,秦淮八艳之中的董小宛、陈圆圆都是其胯下瘦马。
要知道当时的所谓秦淮八艳之流,非是普通娼妓可比,能够成为她们的入幕之宾这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但冒襄没有把这种本事用在考取功名、出仕救国方面,而是用在了风雪月、眠宿柳上面,偏偏又喜欢对时局指指点点,做出一副很有才能只是怀才不遇的鬼样子。
而且此人颇无情意,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穿了裤子不认人。
当年陈圆圆遭遇匪祸,全部身家被劫掠一空,于是便想投靠老相好冒襄,并下嫁于他。
于是二人整日在画舫之上胡天胡地,然而冒襄穿好裤子就返了乡,面对陈圆圆多次书信催促仍不为所动,直到陈园园被田弘遇抢入京城,这才假惺惺的赶赴苏州接人。
田弘遇,田贵妃之父。
当时田贵妃体弱多病,田弘遇担心田贵妃万一出现意外病死什么的,田家将会失去崇祯的恩宠。
因此在扬州见到陈圆圆,就萌生了将她送给崇祯以求讨好的念头。
然而当时的大明千疮百孔,崇祯更加不是好女色之人,所以即便田弘遇走了田贵妃的路子,把陈圆圆送进了宫中整整三个月,也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
因此田弘遇便又将陈圆圆接回宅中,自己享用了。
之后的故事后世人便耳熟能详,田弘遇为了拉拢交好吴三桂,又把陈圆圆送给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