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殊途同归(1 / 2)
觉得这些基础建设很容易。
但不得不否认,她构建的宏图,确实比之前大燕原本计划中的要好,甚至涉及到了一些朝廷并未泄露的隐秘。
这会儿看来,完全是殊途同归。
只不过后世在交通建设方面,比大燕更先进。
至于最终怎么定下来,就要全看云武帝的决定了。
临安公公看了云武帝一眼。
就规规矩矩立在旁边,不多言。
云武帝点头,“十八你言之有理,但要想修你说的坚固的房子,如果用石头,耗费的人力不少。”
“如果是用上钢筋……其他地方都没有,读读汉洲有,也不公平。”
“除非……”
临安公公心头一跳。
【除非把汉洲当作第二个京城发展,让汉洲的掌控权在父皇手里,利用汉洲赚银子给其他贫困地区。】
【说到底,就是现在中央掌控的权利太少了,在地方上分封,不就是分裂的开始么。】
临安公公呼吸都轻了。
他生怕云武帝生气。
更怕十八公主得罪人。
要知道。
按照现在朝廷的规矩。
以后当不了皇帝的皇子,都是有爵位、封地的。
十八公主这话,岂不是要直接改变大燕分封的情况,得罪这些皇兄就罢了,还有已经有封地的其云武帝的兄弟王爷,这些权贵,积累的可有上百年。
如今这些权贵还在想如何从水泥上赚银子呢。
时不时给皇上送信,联络感情,找理由插手这些事。
如今若是说要把他们的封地收回来,估计……会全部视十八公主为死敌。
谁知道这些权贵会做出什么事来。
云武帝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十八,这话可别乱说。”
“你说的这个汉洲的事,倒是可以安排。”
“十八,这种话,朕就当你开玩笑的。”
云雾听出了云武帝不想谈论分封的事。
她也没有强求。
【知道啦,父皇,我就吐吐槽,这江山,还是你的,怎么做,父皇你比我心里有数。】
【毕竟要想直接改变社会性质,其实也挺难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这些事,你心里有数就好啦。】
云武帝轻轻颔首,一边伸手摸了摸她脑袋,轻声道,“十八,朕更好奇,这汉洲怎么成为第二个京城。”
云雾顺势跟着转移话题。
毕竟她真没想过当皇帝,也不想管朝廷的事,只想抱着大腿混日子。
当咸鱼才是最低调的幸福。
【父皇,简单啊,你看地图上,汉洲的地理位置,加上最近修建的河道。】
【我看了一下洪水过后的情况,其实八成的河道涨水了,但都没有淹没码头,说明以后就算涨水,对汉洲也不会是很大的打击。】
【只需要及时把水排出去,就能避免被水淹没。】
【之前提到的那些被淹的房屋的地方,也都是村子里。】
【城内没有那么严重,汉洲也就能发展。】
【汉洲就像一个全国各地的中转站……】
云雾把汉洲的优势跟劣势都跟云武帝说了。
云武帝提笔,全部记录下来。
等程十万等汉洲官员解决完灾后抚恤的处理后,再召集这些官员一起议事。
最终的结果就是汉洲大搞商业,开放码头。
船不够?
云武帝的船厂出货来卖,正好可以把银子又赚回来。
修房子成本高,还不够坚固?
云武帝开办的水泥厂、砖场……等等,卖货物出去,得到抚恤金的百姓又从厂里把原材料买回去。
水泥厂等银子又赚回来了。
多了银子,扩大规模,聘请了更多的百姓干活。
健康的经济就循环起来。
云武帝得到厂里禀报上来的消息,很是满意。
这些水泥厂都是朝廷的,收入直接上交户部。
等朝廷知道这件事。
也就不排斥云武帝建厂聘请百姓干活儿一事。
加上每户人家只能聘请一个百姓干活儿。
并没有出现大群百姓蜂拥去找活儿干。
地里种粮食的人依旧有。
云武帝还转身安排了人,挑选出了几个种植基地。
有了从云雾手上买来的高产稻种,收获的粮食比以前衙门里收上来的税粮还多。
云武帝这时候才意识到一点。
“人少啊。”
“果然大燕的人口不够多。”
“人若是多了,种植粮食的就更多,也就不怕饿肚子了。”
临安公公在旁边讨好地说,“皇上,说的红薯粉,粉丝等等农产品也一并送来的。”
“皇上晚上可让御厨做出来?”
【诶?这么快?】
【真不愧是父皇这个皇上动手,效率就是快。】
云雾惊喜极了。
要放在现代普通人身上,就算有高产稻种,也不可能积累到资本投入去大面积种植。
但显然,云武帝只要种子足够,就能轻易安排人种植好。
“那就做。”
“正好萧爱卿等人不是回来了么?”
“今晚上一起享用。”
云武帝高声吩咐。
临安公公连连点头应答,转身就去安排了。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
汉洲的洪灾已然过去。
萧桂卿等人也都回来了,只不过他们这一趟出去,累得不轻。
需要测量数据,都要亲自下水去测。
这群以前还算文弱的学子,如今身强体壮,至少风一吹是不可能倒下了。
听到皇上说品尝新鲜粮食。
一群学子都很好奇。
“皇上的宴会啊,得赶紧找身干净的衣裳穿。”
“嗨,别说了,这么长时间在外,我感觉自己都快成为一个泥人了,也不知道皇上满不满意我们的表现。”
“要我说,皇上满意算什么,十八公主满意才说明我们这次出门有了长进,毕竟按照十八公主说的,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只是皮毛。”
“齐许,你胆子大,等今晚上的宴会,就去问十八公主呗。”
齐许被同窗们哄闹取笑也不生气。
“我要是能见十八公主,还能在这里跟你们住一个破屋子?”
“嘿,你小子怎么说话的呢,我们咋就是破屋子了?”
一群人打闹,没有注意到萧桂卿背着手,刚从他们屋子外离开。
“萧大人,你这次出门,看来收获不小。”
郭畅打趣道。
萧桂卿摸了摸胡须,“这群学子,都是品德上过关的,之前虽然也有傲慢无礼,如今倒是一门心思放在学习术算上去了。”
“也算没有愧对皇上的培养。”
郭畅听到这里,表情也有些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