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零八章 初到法兰西(三)

第六百零八章 初到法兰西(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特派员还是那副居高临下的口气,就像给予德吉涅多大恩典一样。也许是因为他出身低微,又或者是小时候曾受过贵族的欺辱,总之他本能的讨厌德吉涅,哪怕对方只是个破落贵族。

德吉涅闻言,不由长舒一口气。他从登岸受到民众咒骂到热烈欢迎,再到面见这位特派员,莫名其妙的差点身陷囹圄,心情真是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那么......”

他刚要开口,特派员便不由分说的打断,说道:“我要向巴黎报告。你回去告诉中国人,老老实实在船上等着,不许耍花招,港口上的大炮可不是吃素的。”

“没问题。不过,请问要等多久呢?”

“这可不好说。也许三天,也许一周,也许是一个月。总之不由我决定。”

特派员说完转身就要走,德吉涅急忙道:“公民,还有件事。船队需要淡水和新鲜的水果蔬菜,您看......”

“布莱维尔上尉,这事由你负责!”

话音未落,特派员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后。

两个小时后,德吉涅坐着快艇回到了雷神号上,他回来前已经跟里亚勒市长和布莱维尔上尉谈好了,港口那边每天上午会派船运送淡水和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钱,就用小麦换。

见到赵新和邓飞后,他仔细讲述了此行经过。二人听完简直哭笑不得,那个特派员也太没溜儿了。

“没溜儿?”德吉涅自从认识赵新,后者跟他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冒出一些生僻的词汇,把只会说广东话的他听的是一脸懵。

邓飞无奈的看了赵新一眼,解释道:“这是北方话,意思是......这个这个......说话做事不着边际。”

德吉涅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叹息道:“唉!想不到共和派的官员竟是这个样子,根本不在乎全城民众的生死。”

赵新轻“哼”了一声,语带嘲讽道:“还不是卢梭那套东西。只有抽象的人民,从不关心具体的人。”

邓飞皱着眉头,问道:“那咱们怎么办?就等着?”

赵新无所谓的道:“等吧。反正那一家子这会儿也死不了。一周后要是还没消息,我再想办法,总不能白来一趟。”

简单吃过饭,德吉涅回客舱休息去了。赵新和邓飞商量了一下,随后就派人通知另外两条风帆船的主要船员,来雷神号开会。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让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再有就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每天学法语的时间由一个小时增加到两个小时。

关于学法语这个事,必须得解释一下。

按说北海镇打着使团出访的名头来法国,怎么着都得从澳门请几个懂中文的耶稣会传教士当翻译。

问题是别看澳门的那帮传教士回到欧洲后一个个都号称汉学家,实际上能说北方官话的一个都没有,会说的都在清宫造办处侍奉乾隆呢,这辈子都别想离开京城。偏偏北海镇这些年普及的,还就是基于北方官话的普通话。

所以语言这件事特拧巴,赵新和邓飞明知道需要翻译,可就是找不到。而且此行任务特殊,就算找个会广东话的传教士也很麻烦。

在决定来法国之前,赵新查阅了不少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料。他了解到虽然共和派非常排斥教士,可教士群体里也有不少人赞同共和。

彼此都不是知根知底,说话还得防着,万一传教士猜出来了去告密,他费尽心思攒的局可就白瞎了。

且不提船队这边在勒阿弗尔港外如何打发时间,那位国民公会特派员还真写了封信,第二天一早便派人送去了巴黎。因为两地相距只有十个小时的马车车程,那名信使当天傍晚就到了。

次日上午,信使来到外交部。被告知勒布伦部长正在开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间。信使也不敢走啊,他要带着巴黎这边的答复回去。于是等啊等,到了下午四点,开了一天会的勒布伦终于露面了。

“部长阁下,我是从勒阿弗尔来的,有封非常重要的信要交给您。”

勒布伦的神情看上去十分疲惫,他心不在焉的伸出手,说道:“拿来。”

信使道:“跟您说一下,勒阿弗尔来了个中国人的使团。”

勒布伦就跟被针扎了一下似的,眼睛瞬间瞪的溜圆,难以置信的追问道:“使团?你说使团?!哪个国家的?”

“是的,先生。从中国来的,有三条船,其中有一条船特别大。”

“中国?我的上帝!他们什么时候到的?”

“前天,没错,是前天。”

“共和万岁!”勒布伦兴奋的喊了起来,声音之大,把周围的人都给吓了一跳。“你跟我进来,把情况详细的跟我说说。”

别怪这位跟吃了兴奋剂似的,自从九月大屠杀后,法国的外交就陷入了瘫痪,都要四面皆敌了!

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爱尔兰、盎格鲁科西嘉王国、撒丁岛王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托斯卡纳、米兰公国、教皇国......欧洲的所有君主国和大公国都从中立观望转为谴责。

本来么,欧洲对王权和贵族权力的制衡是有历史传统的,搞搞革命,限制一下国王的权力完全不叫事。

结果法国人倒好,居然鼓动底层平民大肆屠杀贵族和教士,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杀一气。于是,恐慌和仇恨情绪开始在整个欧洲蔓延,很多持有同情态度的贵族从同情转为反对。

别看共和政府在北部刚取得了“瓦尔密大捷”,可几万人的会战,双方伤亡人数还不到500,人家普军完全是有序撤退。

勒布伦今天开了一天的会,就是在和普鲁士派出的代表秘密议和,打算用外交手段分裂普奥联军。

不过勒布伦对这场谈判的前景并不看好。普鲁士的代表一上来就放了话,共和政府必须立刻释放路易十六一家,并且保证国王一家的安全。此外要惩办“九月大屠杀”的元凶,尤其是马拉;对那些受迫害的贵族和传教士家庭予以经济补偿。

双方就这些问题已经磨了好几天嘴皮子,无法达成一致。释放路易十六一家根本不可能,更不要说惩处马拉了。那位可是“人民之友”,深得底层民众的爱戴。

所以说在这个关口,能有使团到访法国,对刚刚上任的勒布伦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即便是来自遥远而陌生的中国,那也是共和派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

听完信使的讲述,又看了特派员的信,勒布伦已经是一扫颓废之色。等秘书送信使出去回来,就见他在屋里来回的转悠,甚至还哼起了《马赛曲》。

“通知普鲁士的代表,谈判暂停几天。明天上午帮我约一下行政会议的各位负责人,我要召集一个紧急会议。”

“好的,部长阁下。不过您召集会议的理由是?”

“共和中国的使团到访,我打算亲自去勒阿弗尔,迎接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