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杀人的原因】(1 / 2)
柳城出版社无疑很重视包十一的这部恶意,尤其是之前熔炉的销量非常可观,随着电影上映,熔炉话题效应继续上涨,现在这个时候包十一推出新书,无疑是非常合适的时机。
许琦打电话告诉包十一,恶意已经准备出版发行,首印数目直接是三十万。
这很显然非常看好恶意这部。
抛开包十一现在的话题度,柳城出版社上下对于恶意这部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震撼。
真的非常震撼。
这部推理,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推理,早早就将凶手置人眼前,却以大量篇幅探讨作案动机,一点一点扣人心弦,视点、逻辑、伏笔、动机、意外性、公平性安排都几近满分。
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体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不寒而栗的杀人动机,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
看过这部的出版社成员都非常确定这本一定会大卖,而且就学艺术性而言,一点都不比熔炉差,甚至可以说要更加一步,完全洞察人性之恶。
相较于熔炉,恶意无疑能够更具故事的精彩性。
现在包十一拥有非常高的话题度,柳城出版社自然会多加利用,好好宣传一把。
不同于当初包十一这位新人作者,推出熔炉时需要柳城出版社联系不少作家,希望那些作家也能宣传这部书。
现在包十一的名气有了,一部熔炉被不少网友称为良心作者。
这次新书恶意是当初为熔炉而哭的作家孔芝为包十一写了序。
“当我看完这部恶意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反复出现的就是那一句,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但是这样恶意那么可怕,却又那么真实。”
“一直以来都觉得侦探是不可以过早地暴露底牌的,嫌疑人总会在最后一章里才暴露出他的身份,提早暴露简直就是把自己逼到死胡同。事实上,侦探到底可不可以这样写,包十一给了这种写法的一种可能。他已经毫不在意提前暴露身份,致使第二章就锁定了嫌疑人。可是这让我们仍有好奇,那就是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包十一不卖关子,仅在接下去的一章就开始分析,很快又得到了读者所期待的动机的答案。”
“包十一的高明之处还没有完,我们自认为的动机也是不纯的,很快,他开始写出几章貌似与剧情不相关的事,但是,这些又都在后面有所交代,以便于推翻前面所写的案件的所谓真相。”
“就像书中的那句话:要杀人之前,先想好杀人动机,这恐怕是前所未闻的事。恶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很多侦探正纠结于分析凶手作案手段之时,包十一思考的是作案动机,并对此大做章。这就是为什么,包十一不怕嫌疑人的谜底过早揭开的原因所在。”
“看完这部,我不知道该拿什么语言来形容,当我看完整本时的感触,或许任何言语都不足以表达这部的精彩。三个小时就这样被包十一这位天才作家带着走得来不及喘息,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一个简单的案件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罪恶的课题。让人脊背发冷的不单单只是凶手真正的恶意,而是不寒而栗的自问”
“谁又没有过这样的恶意?”
柳城出版社的微博开始宣传推荐包十一这本最新的恶意,与此同时,其他知名作家,像孔芝,还有一些推理作家也都纷纷联名推荐。
每个人都毫不吝啬赞赏之言,纷纷表达对恶意这部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