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骷髅(1 / 2)
这两天下雨,官道塌方,车夫连夜走了小路。
紫红色的马车在浓雾中辘辘走着,间或有枝桠树叶刮过马车。
车身里头摇晃得很,辛不怒在睡觉,赵琮在旁边闭目养神,宋莺披着被子坐着,再点了一盏铜灯,要挂到外头去。
却只觉车身一晃,马儿嘶鸣,她差点连人带灯都被掀了出去。幸好赵琮眼疾手快,将她护住。
“怎么回事?”赵琮拿开环住她的手,就见车帘被掀了起来,车夫有些为焦急,“公子,咱们马车大了些,好像过不去了。”
赵琮跳下车,宋莺也披着被子走了出去,只见两边的树枝灌木将马车挡得严严实实。她回头看了一眼他们几人坐的马车,为了他们舒服些,辛怀远特意租了这种双层的车,这车比一般的大。寻常的车走这种小道就已经费力了,更何况他们的?
赵琮看了看天色,对着马夫道,“还好,应该不久就要到临安了。你将这车赶回去,给我们留一匹马。”
“不成不成,公子们还没有到临安,小的不能回去。”
“无妨,只要告诉我们怎么走便可。官道不通,我们如今过不去,要舍了马车,这四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等你把我们送回去,马车就没了,到时候,你更难交代。”
“是啊,我们武艺在身,走路过去,想必也是没有问题的。”辛不怒也从马车里走了下来,伸了伸懒腰,“这几日坐车,真是累煞了人,走一走,全当是活动了筋骨。”
“这……”车夫权衡了一番,“公子仁义,那就依几位公子。前面路途不远,但是都是山路,路上有一个小酒馆,可以歇歇脚。只是这大雾蒙蒙,几位公子切记,要跟着路标走,万万不可走错了。”
“放心,我们几个没有问题。”宋莺将被子解了下来,给自己在加了一件衣服。几人挑了重要的行李放在马上,便开始赶路。
马车的声音越来越远,宋莺有些饿了,一边走一边啃着一个胡饼。
她看着马身上的包袱,数了数,干粮,衣服,自己习惯用的验尸工具……啊,还好,没有少带。
间或有几声野物的叫声从旁边的林子里传来,宋莺听觉敏锐,叼着饼四处一望,头上的枝叶发出簌簌声响,野猴子?
这儿的野猴子比义庄那儿的凶很多啊。
赵琮不知在哪里找到一根棍子,给她递了过去,“拿着,待会有山路,用起来方便。”
宋莺唔了一声,“清之,你可听到什么声音了?”
赵琮挑了挑眉,道,“怎么?怕了?”
“我,我才没有。”她一把接过棍子,当做拐杖,“我只是觉得这附近的野猴子,好像有点凶。你听这声音,低沉浑厚得很。”
“不是野猴子,是山魈。”赵琮纠正道。
“山魈?”
“嗯,传闻这一带有山魈,比猴子大很多,蓝脸红鼻,但是也不足为惧。”
“这还不足为惧?”宋莺跟紧了他,左右看着,悄悄扯住他的袖子,“山魈我听过,那不是吃人的东西么?”
赵琮倒是被她逗笑了,双手背在身后,“放心,吃不着你。山魈精明得很,往往只会攻击落单的人。这大白天的,我们并非独行,它们不会出来。”
辛不怒在前边喊起来,“三哥,莺儿姐姐,你们快点啊——这雾不散,再不走天就黑啦——”
面前是一个岔路口,路口有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临安。辛不怒往左边的路走了去,宋莺看着那有些阴森森的左边小路,皱了皱眉头。
见她这副模样,赵琮转过脸来,“怎么了?”
宋莺吸了一口气,挺起胸膛,赶紧作出一副淡然的模样,笑得灿烂,“没什么,我跟着呢,走吧。”
三人走进树林深处,一阵风吹来,吹动了林中绿叶,他们身后的指示牌吱呀一声,旋转了一圈,指向了右边的路。
临安。
山路难走,他们几人走了几乎一个时辰的山路,却是连一道炊烟都没有见着。
辛不怒牵着马,坐在树下歇息,“三哥,这还有多久啊?咱要不回方才那块歇息吧。这荒山野岭的,看着怵得慌。”
“回不去了,”赵琮看着低飞的蜻蜓,那蜻蜓飞着飞着就停在了宋莺的头顶上,“要下雨了,天也快要黑了,再回去,那个地方有山魈,过不了夜。我们再往前走一走,说不定就出去了。”
好的不灵坏的灵,赵琮话音未落,天上就下起了雨。他们赶紧换了蓑衣,想找山洞避雨。
可此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下雨天黑,没有星子,他们辨不清方向,只能在原地踟蹰。
雨水从她身上四处落下来,宋莺一张脸冻得发白。宋莺怕凉,一凉就容易生病。
她将身体缩紧了点,咬了咬唇。
“冷了?”赵琮问道。
“哦,还好,就怕是有点饿了。”她笑道,只是一笑,嘴唇都有些抖。
赵琮看了她一会,然后将马背上的行李取了下来,“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