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四章 应对(2 / 2)
昊天感应到了陆玄灵的相助,脸上浮出淡笑:“南海桑妖那头,就交给青华大帝和紫微大帝,你们两个去走一遭,需不需要带上其他人?”
青华大帝、紫微大帝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皆淡然点点头,青华大帝上前回道:“不需要,我们两个便够了。”
昊天点点头又到:“天皇上帝、雷神苏忠!西昆仑的幽泉老怪你们去对付,如果能将其斩杀,那最好不过。即使杀不了,也要把他抓回来,朕有大用。”
天皇上帝乃是西方先天之金精化身而成,位属西方,一旦去了西昆仑,运数、神通、法力便会凭空大增,力压幽泉老怪,根本不在话下。
至于那把血池剑,再怎么厉害,只要有太虚神光在手,岂能翻出什么大浪?唯一值得忌讳的,不过是血海而已。
但天皇大帝看似一直不声不响,其实已经超越玉帝,成了五人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他仙神一体,司职杀伐战争,就算有血海,也难以伤他。
何况苏忠还跟着一起去,他的雷法可不是吃素的。苏忠还是白骨魔君时,雷法已经使得出神入化。上次黄河之战,他以白骨神雷轰炸张友仁,将冒出来的血海都生生炸的烟消云散。
自转化为天庭雷神后,他的雷法已转邪为正,炼成新的紫霄神雷,威力更胜过去。即使有血海出现,也可凭借苏忠的神雷压制住。
至于最后的北邙山鬼圣,昊天没有半点迟疑,转身对玉皇大帝到:“玉帝!北邙山那个老鬼就交给你了,神都那边,朕已经布置好了众多暗手,不管你怎么用,这次一定要把剩下的鬼道劫主运数拿回来。”
玉皇大帝颔首道:“放心!”
金母此刻微微有些疑惑,之前三个队伍,最少都有两个大神通者。为何轮到北邙山这边,就交给玉帝一人?
虽然她能够看出来,这个玉帝本事极大,但鬼圣有九阴魔泉帆在手!万一鬼圣用这个东西连同深渊,到时魔物涌出,仅凭玉皇大帝一人,如何能对付得了这么多的魔物?
金母本想要开口提醒,却话到嘴边时,不知为何,总感觉自己的提醒有些多余。心既有感,必然事出有缘由,看来是她多虑了。
最后,昊天转身到:“金母,天竺那个神域,就由朕和你走一遭,你看如何?”
金母微微笑道:“求之不得!”若是自己去,便可以顺手造出不死甘露,正好可以拿回来救治相公。
渚良问道:“陛下,可加上五位天帝,我们才分了五组。有六只虫王,最后那个在哪?怎么没人去拿?”
昊天淡笑道:“无需多分,只要拿到世间这五个,最后那只,自然会到手。大家准备准备,天色一暗,便各自动身出发。金母,你稍等片刻,朕需要去拿别的东西,去去就来。”
金母回到:“陛下请便!”
昊天身形一晃,消失不见,再次出现,已经来到了陆玄灵眼前。
陆玄灵人虽在密室里,但刚才的一切,全部看在眼里。之所以安排玉帝一人去,是因为玉帝已经转变为仙道劫主,也有天运在身,对上鬼圣那个鬼道劫主,根本不惧。
何况李澄已经带着梁啸云去了神都,暗暗埋伏在侧,还有凌婉嫣在奉先寺默默等候。甚至连神都端王也是邵清所化,种种暗手早就布下,岂能让鬼圣逃脱?
实在不行,还有一招,不过陆玄灵不放心让玉帝此时就使用,只能作为最后的压箱底手段,最后给予致命一击。五个队伍,也是陆玄灵与昊天商议的结果。
刚才昊天在明面吩咐,陆玄灵则不断用天地宝来推算,根据各人的运数和相数,找出最合适的划分人选。
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准备,陆玄灵刚想到这里,昊天便出现在眼前。昊天淡笑道:“你准备好了么?”
陆玄灵跟着到:“早就好了,就等你来!”说完身形一动,化作一道白光,从昊天额头钻进了他体内。
天竺那里虽没有劫主相助,但根据陆玄灵推算出的结果显示,那地方是最危险的一个,比其他四个地方更难对付。
一来那里不归中土人道辖制,若是他们这些中土之神去了,离开自己的香火领域过远,气运不及,神力便要跌上几分。
再者,天竺之神的修行方式与中土仙神迥异,他们的根基,扎根于人的信仰意识中,和佛门手段有些类似。但他们在佛门的基础上却又独出一支,比较难以对付。
第三,昊天的前身——姬轩所创造的人道气海,也主要位于中土。天竺那边是中土人道兴起之后,天地本源做出更改,才导致他们那边人道随之兴起,根本不是姬轩的王道教化之地。
所以陆玄灵进入昊天的体内,有自己的劫主天运在身,昊天行事便会更加顺利。
陆玄灵可以在识海内和昊天随时对话,两者本就是一体。这次重新合一,陆玄灵顿时感受到昊天极为强大的法力,自己藏身在他的识海内,仿佛是站在海洋中一样。
在意识中对话,只需要思考即可。陆玄灵无需开口,便可和昊天对话,于是问道:“现在就出发?”
昊天回到:“不够!光凭我们还不够,还要带上灵山那二十四天。那二十四天都在分裂天竺之神的力量,带上他们,效果更好。”
“而且还要去陈玉卿那边走一遭,在他那拿个东西。朕甚至觉得,老和尚肯定会跟着一块去!有他在,对付那些天竺之神,必然事半功倍。”
陆玄灵迟疑道:“可陈玉卿跟着一块去了,会不会发现我们的真正目的?”
昊天拔足一跃,穿梭空间飞上天空,腾身往南山行去:“无妨!老和尚孤身一人,即使知道了,也没什么紧要。他的目的早就不在这些杂事身上了。”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他离开前,尽力安排好一切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