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愿你昌黎一生 > 楔子

楔子(1 / 2)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康成元年,昭盛帝登基。

大臣们感叹终于有了一位明主,但只有一人一直沉默不语,但是眼光却从来没有离开过上面的人。

可那上面的人的目光却从未分他一眼,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他应该就是适合在那九五至尊位置上的人,对没错,是他亲手把他送上了现在的位置,教他如何成为一个好帝王,这也是他期望的,不是吗。

顾昌黎自己也怕啊,怕什么呢,看,就是他这样的眼神。

冷漠,深沉,还有一些他看不懂的其他情绪,但是只有冷漠这一个就已经够了,毕竟那人的目光,在这里也从未放在他身上过。现在应该就是他功成身退之时了吧,他落寞的笑了笑。他不适合呆在这里,而台上那人,就应该是在这里的。

于是他站出来,向当今圣上行礼。

沉默一秒后开口说道:“恭喜皇上成功登基,臣申请辞官回家!”

顾昌黎一直低着头,于是他没有看到那人听到他的话突然紧紧攥住的手。

但也仅仅只是攥了那么一下,随后便松开了。

于是只听到那人轻轻的笑声,然后说道“爱卿平身,朕能够成功登基还是多亏了爱卿。爱卿想要什么,朕必然会给。”

史料记载。

康成年间顾丞相辞官回家,昭盛帝职掌大权,多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虽嫔妃众多,却未有子嗣。驾崩前从民间挑选品行优良之人悉心培养,后成功继位。

但是在昭盛帝执政年间,也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事。但是顾昌黎自从辞官回家后也没多做理会,只是偶尔听着其他人的谈资,但并未多说什么,好像自己未曾在那深宫里呆过。

辞官回家后,他偶尔给乡里的孩子们教写字,平时也经常去四处游历了解了一下各处的风土人情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他的村子里,也出了不少高中之人。后来他的学生越来越多,直到他的身体真的教不动了为止,于是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让他继续教书育人。然后便安然离世。

要说顾昌黎这一世,也是十分传奇,后人对他也是褒贬有加,有人欣赏他不喜欢权政之事,回家种田自己生活,还培养了各种文人雅士。有人却认为他有那么大的才华却不施展,反而辞官回家,着实可惜。若有他助当今圣上,有可能国家的昌盛是无法想象的。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辞官回家。

别人不清楚,他顾昌黎可是清楚的很。无非就是心悦君兮君不知那档子破事。如果是个寻常百姓家也就算了,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去争取一下,不必废这么大周折让自己也难受。但他也知道,那个时代,那个形式,不容得他放纵自己。

可依旧是不甘心啊,除了不甘心,还有心寒,还有……总之,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斥在他的内心,面色却毫无显露。为人为官那么多年,如果没点安抚自己情绪的手段,可能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吧。

情啊爱呀的这点破事儿,怎么就能让他摊上,而且还陷入其中深渊无法自拔。

在他意识到自己不寻常的感情之后,他就已经放弃遵从自己内心,既然那人想要,我就给他。不就是想要这天下吗?我助你。我知道你必然会是个好皇帝。所以,我只愿你的天下繁荣昌盛,到那时就已经是你羽翼丰满而我也不必再助你之时。

为了掩盖自己的内心,我选择不在你身边。你,可别怪我。

顾昌黎,我怎么可能不怪你呢?

自从邵盛继位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怨着顾昌黎。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可顾昌黎你知道吗?

这天下再大,也比不过你回望我一眼。

你总是在我前面,护着我,帮我摆平了所有的障碍助我登基,你却从来没回头看过我一眼,你不知道,我多么想在你光明正大的站在你前面。你也不知道,我早就不是羽翼未满的小孩子了,可你却总把我当做孩子一样护着。你还不知道,你从来,就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