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5)(1 / 2)
林智伟被抓之后,他依旧是一些年轻人心目中的传奇。在林智伟的巅峰期,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都会有很多人崇拜林智伟,甚至模仿林智伟的动作——林智伟很喜欢摘下墨镜,然后咬墨镜的腿。虽然这个动作毫无意义,但也有不少年轻人模仿,他们从电视新闻当中发现了林智伟的影像,认为他酷毙了,代表着时下的潮流和风尚。
当时的香港被这样的犯罪组织把持着。香港的警察虽然想要追击逃犯,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逃犯拥有高超的反侦查能力以及军火,他们还会报复警察的全家。
林智伟就有不少的军火,还走私了不少的军用物品,自己组织了一支强大的、用于反抗警察的力量。如果向知语不觉醒,也许他早晚有一天会跑回他的家乡台湾。他是台湾人,亲人是大陆人,而且他还有过香港的户口,也在澳门居住过。他清楚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很好地伪装成另外一个人隐藏起来。
同一则新闻看在比较沉稳庄重的人眼里和比较轻浮、年轻气盛的人眼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林智伟全盛期的90年代,年轻人之所以关注他的报道,更多的是想要和他一样成为犯罪组织的老大。
如果不打击犯罪,就会是这样的效果和结果——大家都会认为犯罪不会付出成本,反而会过上令人称羡的生活,能够穿着皮衣戴着墨镜,手里玩着枪,就像好莱坞电影的男主角一样。
90年代的青年们都喜欢酷的东西,而林智伟的经历就不能再酷了。
当他被抓住之后,很多人也为他感到惋惜,因为他们觉得林智伟十分有勇气。为什么要说他比较有勇气呢?因为林智伟挑战着人的道德规范和铜墙铁壁般的正义,所以他是有勇气的——不管这勇气是好是坏,不少人还是称赞这样的勇气,好像勇气本身就是一件好东西——尽管是犯罪的勇气,在这些偏激者的眼里也比正义的沉默要好。
林智伟被抓的原因一时之间成了一个谜,后来人们才探听到是他的女儿联系了国际刑警组织指控她的父亲,并且亲自带领着国际刑警组织的干员找到了她父亲的大本营。
不过他的传奇还没有结束。据说有不少年纪轻轻的犯罪者在家里供奉着林智伟的照片——林智伟心狠手辣身手矫捷,他们希望能像林智伟一样多次逃脱警察的追捕,只不过他们不会像林智伟一样生儿育女——尽管林智伟选择了生儿育女,但他依旧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真正地爱他,甚至他心爱的女儿都出卖了他。
甚至连外国都有与他相关的纪录片,探索这位神秘黑帮老大的崛起和没落。
但是对于向知语来说,这样的崇拜只会添加更多的痛苦。
向知语顶着成为叛徒的压力举报了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的父亲投入了永远不能脱出的监牢,从此之后她的人生被阴影笼罩,而如我这样的知情人也一直在担忧她父亲的残部会不会追杀她。
每当她发现了一个内心深处崇拜林智伟,或者在网络上大摇大摆炫耀自己喜欢林智伟的人,她总是会感到心痛。因为她做出了这样的努力,很多人却不理解,还对她冷嘲热讽——这些人大概站在她的立场上还认为她的选择是错误的。
她曾经看到过一个网络评论:“如果我是林智伟的女儿,我绝对不会举报他。我会跟他一起逃到国外,留在国外享受奢靡的生活——谁知道他的女儿怎么想的。”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向知语曾经遭受过怎样的痛苦,也不知道她的父亲是如何对待她的,如何把向知语的尊严抛在脑后的。
本来这一切应该和林智伟无关,不管他是生是死或者在监狱里面是什么状态,知更鸟的案件也不应和林智伟扯上的。但是最近林智伟的案件又被翻了出来炒作,这样的评论越来越多。我很担心向知语,我担心她上网看到这样的评论会更加抑郁。向知语是一个内心很坚强却又很脆弱的人,她是坚强和脆弱的混合体。虽然这看起来有些矛盾,但是人总有坚强和软弱的地方。坚强是坚强在她的自主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上。她的脆弱之处就在于她的过去。我很少在她面前提她的过去,只有她主动跟我说,还有之前查案的时候为了案情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内容,她才会松口,告诉我她不为人知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