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想转型(1 / 2)
第一章 我想转型
陈年年将切成小块状的黄桃放在茶几上,本想听听念涵与姚烨的谈话内容,却察觉到二人之间气氛不大对,遂麻利地撤退,关上门之前听见念涵问:“想好了?真不打算参加《未来征途》?”
《未来征途》,去年最火的一档偶像选秀节目,不仅捧红了一众新人,还让本就颇具人气的嘉宾导师火上加火。
姚烨就是嘉宾之一,冠军贺驰然、亚军肖岭天皆出自他的“战队”。今年春山电视台挟第一季尚未褪去的热度,联手网络平台,准备扩大节目规模,早早送来了项目书与邀请函,姚烨的名字后赫然标注着“首席导师”。
陈年年给姚烨当了两年助理,深知姚烨是个工作狂,全年不休,身为星寰娱乐响当当的一哥,却比不少新人还要勤劳。像《未来征途》这种既赚名又捞金的人气综艺,姚烨没有理由不接。
然而她刚才听到的,却是姚烨拒接。
她捂了捂耳朵,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一门之隔,姚烨平静地点头,“嗯,想好了。”
夏季毒辣的阳光被落地窗与窗帘层层过滤,落在姚烨肩头时已经变得温柔如纱。他穿一件浅灰色的棉麻衬衣,衣摆收进休闲西装裤,说话时颈部线条微动,眸子隐隐有些泛空。
谁都没有动黄桃,房间里漂浮着新鲜沁人的果香。
念涵扶了扶金丝边眼镜,声音有种冰冷的金属质感,“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姚烨盯着黄桃,似乎正在出神。
念涵并不催促,右手食指无声地在左手手背上敲击。
敲到第十五下时,姚烨说:“涵哥,我想转型。”
“转型?”念涵本是靠在真皮沙发上,闻言上半身往前一倾,度数不高的镜片闪过一缕光。
他眯起眼,审视面前这位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一线流量。
姚烨今年26岁,十年前以男团成员身份被星寰签下,经历了团体解散、队友解约风波,19岁时靠着一档综艺与一部大爆电视剧迅速走红,从此资源再未间断,国民度接连攀升。如今已是站在娱乐圈金字塔顶端的那一撮人物。
娱乐圈里才貌俱佳的男偶像多如过江之鲫。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能靠着一两部热播影视作品蹿红。但像姚烨这样非科班出身,走红之后热度从未减退的男艺人却屈指可数。
身为姚烨的经纪人,念涵对其中缘由再清楚不过——七年来,姚烨想要的任何资源,都能够轻松到手。
抛头露面的明星们,红一时容易,红数年难,表面看是作品说了算,但往深处细究,其实是资源说了算。
有资源才能出作品,若是接不到像样的资源,纵是再有才华,也无处施展。
而姚烨的资源,其实并不是他这位金牌经纪人争取来的,而是星寰老板季先生给的。
这就要说到姚烨的“黑历史”了。
自从姚烨崭露头角,就一直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姚烨是靠爬金主的床换资源。
至于金主到底是何方神圣,因着季先生的军方背景,始终没有哪家狗仔敢爆出来。
传言真真假假,有人信,有人不信,这么多年下来,从未出现“石锤”。只有他这样知晓内幕的人才清楚,季先生的确当过姚烨的金主,不过时间远没有外界传的那么长。
七年前解散的男团毫无人气可言,姚烨是队长,拉扯着队员们拼了三年命,专辑未出一张,只能接一些粗制滥造的商业活动,五人挤在环境不佳的底层宿舍里,没日没夜地苦练,生病了也不敢请假,直到解散也未能正式出道。
不能怪姚烨和同伴不刻苦不优秀,实在是这个圈子里刻苦又优秀的人太多,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想出名,没有背景又豁不出去的人,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男团解散后,其余四人灰心丧气,解约离开这个深渊一般的圈子,只有姚烨不肯放弃,不知做了什么,竟是被季先生看上,成了季先生带在身边的情儿。
念涵还记得当年季先生将自己叫到顶楼办公室时的情形。姚烨那时才19岁,1米81的个头,不矮,却过分单薄,锁骨突兀得刺眼,皮肤苍白得近乎病态,桃花眼深长,瞳仁漆黑,眼中有种偏执阴鸷的狠劲。
念涵阅人无数,英俊的男孩看得太多,一眼就看出姚烨的不同——他的美是嚣张,是颓靡,是刺眼,是血腥,是呐喊,好似一件从浓稠黑暗中拉扯出的艺术品。
这样的人,只要遇上伯乐,必然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