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红楼老太太 > 候府幼儿园

候府幼儿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黛玉这里正在拽着灵玉匣子。

却是力有不逮, 拖不动。

贾敏足足装了十二颗龙眼大小的灵玉。

紫玉瞧见妹妹跟哪儿拽东西, 呼呼的爬过来, 伸手也抓住黛玉看上的灵玉匣子。

贾敏暗喜。

这说明两个孩子都对灵玉有感觉。

这边紫玉跟黛玉一拉一拽, 都拉不动。

忽然,紫玉竟然用力一推, 竟是给妹妹帮忙推那匣子。

贾敏:呃……

石梅觉得紫玉怪可爱,就逗紫玉:“哎哟, 我们紫玉真是个好哥哥!”

紫玉笑嘻嘻。

黛玉笑看哥哥几眼, 拿出一块黄色灵玉递给紫玉:“哥哥!”

紫玉拿着灵玉笑得流口水。

黛玉见哥哥高兴,又递一块红色的灵玉。

紫玉拿着两块玉手敲着玩儿,甭提多高兴。

贾敏真是无话了。

这个傻小子,妹妹一个人拿了十颗, 他拿两颗笑成这么傻帽样儿。

心里想着,母亲说的正是不错,玉儿这个小丫头真是仙子一般通透。

看着紫玉又发愁,这小子似乎呆呆傻傻的, 将来只怕真的要从军呢?

想当初悄悄给青玉抓周, 这小子多灵巧啊。

贾敏看哪里他就把哪里的东西抓起来。

哪像紫玉, 只知道嘿嘿嘿傻笑。

好在生得俊俏, 不然真是傻乎乎。

这边贾氏的族人就开始夸赞紫玉:”哎哟, 这个小外孙将来要接国公爷的代吧……“

又夸赞黛玉聪明:“真是聪明的丫头啊,看见哥哥帮忙,就给哥哥分东西。”

然后,族人们三三两两议论, 便说起宝玉爱吃红。

石梅没想到,她收缴了宝玉的灵通宝玉,宝玉还是养成爱吃红的毛病。

宝玉到荣庆堂从未吃红,丫头们也没人议论。

石梅以为一劳永逸了。

宝玉眼下才三岁,若搬去荣庆堂,石梅也能照顾。

却是宝玉子一直跟着他母亲,咋然分开,孩子太小,只怕对孩子不好。

石梅遂悄悄找元春说话:“族人们的议论你可听见了?我怎么没见过宝玉吃红?”

元春面上一暗:“宝玉有些怕我,当着我不敢。

孙女几次约束,宝玉哭闹,母亲心疼……

孙女想,等宝玉五岁就送进私塾里去,让先生管着。”

王氏不仅不让元春管,还觉得无伤大雅,这才传出来。

石梅道:“不能任由你母亲娇惯,你要时时回去敦促宝玉。

你哥哥三岁启蒙,宝玉本来可以晚点。

如今看来不能让他老跟着你母亲混。

你平时教他一些有趣的儿歌,像是小鸭子,大公鸡,看鹰爪抓小鸡这些。

必能转移宝玉部分的注意力。

再有,你不要格外提起这件事件,免得让宝玉越发注意。

他既然喜欢吃红,橱柜的苹果酱,枣泥酱,番茄酱这些东西,多拿点回去,混淆他的视线,慢慢的纠正。”

元春颔首:“孙女记住了。”

之后,元春有意把宝玉抱进荣禧堂这边,隔绝宝玉的奶娘,也隔绝王氏。

王淑华最是机敏,只要看见宝玉进了荣府,不过两刻钟,她一准抱着探春就来了。

嘴里还甜蜜蜜的跟元春套近乎:“哎哟

,我们探丫头满屋子找哥哥呢。”

探春被王淑华教导的百伶百俐。

她母亲说找哥哥,她就往宝玉身上扑,嘴里连声的喊着:“哥哥、宝宝,哥哥、抱抱……”

两岁的丫头也不知道是喊得抱抱,还是说的宝宝哥哥。

元春怕他扑倒了宝玉,忙着拦着她。

她转脸就笑嘻嘻:“大姐姐抱抱!”

伸手不打笑脸人。

王淑华对贾珠元春敬重又照顾。

元春一笑抱起探春,在她眉心一点:“小人精!”

探春依旧嘻嘻笑。

反观宝玉三岁了,似乎就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不喜欢主动跟人交流。

但是,像是探春叫他,他还是跟探春笑一笑,说声妹妹。

一点也没贾琮贾璋贾蓉几个小时那种哄死人的机灵。

石梅在想,只怕是不该夺他的灵通宝玉?

或者是这小子有点认生,害怕自己吧?

石梅便伸手把宝玉抱起来:“宝玉,可认得祖母?”

宝玉脑袋歪一歪,抿嘴一笑:“认得呢,祖母好!”

石梅又问:“宝玉想不想跟着祖母玩?”

宝玉看看元春,眼睛眨啊眨的,似乎有些害怕,嘴巴扁扁,小声道:“要娘!”

元春忙着轻声跟石梅解释:“他说的娘是奶娘,他天天跟着奶娘睡觉。

如今还是一天吃奶七八遍,不爱喝牛奶,羊奶也不喜欢。

我要与他断奶,母亲舍不得……”

这是说,宝玉跟王氏也不如跟奶娘亲。

王氏生宝玉其实只有二十八,完全可以自己喂养几天,增加母子的感情。

但是,王氏端着豪门的规矩,三个孩子都是一口奶水也不喂。

哪怕是宝玉,也没喂一口。

这般看来,迎春探春都比宝玉幸福。

石梅想了下,起身去厨房。

这个季节没有水果,遂让厨娘炒了花生核桃榛子用石磨磨成细粉过筛。

然后掺和牛奶一起煮沸,冷却的时候掺和一小块冰糖。

放凉了拿去给宝玉当成茶水喝。

结果,宝玉喝完了叭嗒嘴,小手拍拍元春:“大姐姐,还要。”

石梅就对元春说:“这种奶茶可以一直喝到四五岁,喝到成年也没关系,慢慢给他替代。

他那奶娘也没换,奶水已经没有营养了,再是用猪蹄儿催奶,营养也跟不上。

这几天就给他断奶。

大约三五天就能断掉了,其他事情先放放。”

元春是无论如何不能耽搁上学的秉性。

她还跟着贾珠自学了阿拉伯数字与算数。

如今在学里,已经开始教导族里的小姐妹,用阿拉伯数字记载账簿子。

代数与平面几何也有涉猎,自鸣钟与怀表的原理也知道。

其实元春如今诗词,在京都一般小女儿里面已经算得上楚翘的存在。

她的的学识,做个女先生都足够了,完全可以不再上学。

但是,她还是喜欢去学里跟着姐妹们一起学习。

傍晚下学回家,还会自学很多的书籍。

真是孜孜不倦。

石梅真是替她累得慌。

石梅猜测,估计是因为王氏的不着调王氏的粗鄙,让元春产生紧迫感,危机感。

元春急于摆脱她母亲对她造成的不好影响。

希望自己变得很优秀,让人看着她的优秀能干,忘记她母亲的过失与污点。

其实,王氏污点因为王家与荣府的封锁,外面无人知道。

尤其是宝玉的出世,就连族人也以为贾政跟王氏还是相敬如宾的好夫妻。

这事儿只要当事人自己不说,别人根本无法知道。

但是,元春似乎还是不能释怀,逼着自己变得更加破,免得元春受到伤害。

一个人不能选择母亲。

这也是没法子些事情。

这年荣府还有一件喜事。

秀才贾琏,顺利的进入国子监读书,成为六部大员以及内阁大学士们的学生。

私塾就剩下贾琮与贾蓉两个最大。

贾琮十二岁,贾蓉九岁,青玉贾璋都是六岁。

再一个附学的叶筝也是九岁。

剩下就是那几个贾珠贾琏的伴读。

贾珠进御书房,不能带伴读。

贾琏进了国子监也不能带伴读,只能带书童。

让兄弟做书童,怕是会被人诟病。

故而,这些伴读依然留在私塾读书。

但是,石梅从他们十岁开始,已经在委派他们任务。

如今这些小子记账算账,出门收债送信,写个信,完全没有问题。

几乎成了石梅的客卿智囊。

这也不是石梅自私。

石梅今年预备让他们返乡参加童生试。

却是这些孩子自个不乐意,说家里有吩咐,不到十八岁,不下场。

凭良心说,这些孩子练习武功的成就,大于读书的成绩。

前后三任塾师,都不看好这几个孩子。

只有贾珪贾玮成绩好点,先生给的评价也是止步秀才。

大约就是贾代儒的格局。

如此不如跟着贾珠贾琏做智囊心腹。

这些孩子的家长,也是仔细掂量过,这才定下十八岁下场的规矩。

石梅跟贾玫沟通后,对张先生提出要求,给孩子们划重点反复训练。

既然科举无望,那就另辟蹊径,进行填鸭式训教,多出几个秀才。

如此,他们有了秀才功名,便是孔孟学子,今后出门,可以见官不跪。

跟着贾琏贾珠少受委屈。

石梅还发现一件不算喜事的喜事。

三月过去了,石梅以为张氏这种一雀一蛋体质,只怕又要怀孕了。

然后,张氏却没有任何迹象。

这结果,要么是张氏认识到生育对于身体的伤害,主动避孕了。

还有一个可能,张氏的修炼,有了一定的功效,无意间避孕了。

无论哪一种,石梅喜闻乐见。

生育太多,对女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且,张氏今年也三十五岁了。

算是高龄产妇了。

石梅且不好主动询问张氏怀孕。

这日张氏前来请安,石梅替她摸了脉搏。

强健有力,恰如二十岁的健康脉搏。

石梅输出一丝灵力,张氏没有知觉。

看来只是强身健体,并没有引气入体。

张氏紧张的看着婆婆,却见婆婆没有下文,好生失望。

石梅一笑:“你这才修炼几年?

三年不到。

我可是四十五岁,机缘巧合之下引气入体。

我的母亲祖母,一辈子也没修炼成功。以为这功法是废品,才给我做嫁妆。

不然,也不会便宜你们姓贾的人。”

张氏闻言顿时笑了:“如此看来,儿媳府还是有希望的咯。”

石梅颔首:“人生在世总要有个理想追求,如此人生才有意义不是?”

张氏便道:“母亲,迎丫头是不是可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