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2)
料峭春风,浅阳初升,临阳城中刚下过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空气中氤氲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绕是好时节,亦寒意未减。
湖边上长长的芭蕉叶中心一颗晶莹的雨珠顺着翠绿叶脉滑落到湖中,瞬间泛起阵阵涟漪,湖里鱼儿欢快地游曳起来。此番好像惊动了檐下红漆雕花木栏扶手上的小家伙。
小家伙猛然抬头睁开水灵灵的眼睛,怔怔望着湖面,两只毛茸茸的耳朵还微微耸动。
突然,裂开一小条缝檀木房门内传出一声极浅极软的嘤咛。
上一秒扑闪着着蓝眸的小灰猫还揣手匍匐着,下一秒便从木栏扶手上身姿矫健地跃下,用小脑袋顶开门缝,拉长身子挤进了屋内。
屋内铺设了柔软的地毯,摆件雅致奢华,中间金色的香炉内燃烧着顶级沉水香,其香淡雅,有行气止痛,纳气平喘之效。
软榻上的女子微蹙着柳叶眉,眉心出现极淡的折痕,显然是困意未散而显出的不耐。
闻苼撑着身子稍有些吃力的坐起来,睁开一双水汪汪的杏眸,眼中带着一点困顿的雾意,神色复杂。
闻笙本以为自己一生悲寂了了,没想到眼闭后时光倒流,再睁开竟然回到及笄之年。
那些大夫晨昏定省为她把脉,嬷嬷时时严苛她作息饮食的病秧子生活又一次悉数涌入脑海。真叫人害怕。
“喵~”
小家伙踩着优雅的步伐跳到她身边乖巧的蹭蹭她的手臂,闻苼心思蓦然一动,抬起纤细的手揉了揉荔枝的小脑袋。
一想到自己会在三年后被一只老鼠吓死,气愤之余又委实过于丢人。故而,前些日子她便央求哥哥从花鸟市场花重金买来一只小猫,取名荔枝。
沉思了会,闻苼扯下身上锦丝绣花棉被想站起身来走走,却不料惊醒了一旁偷懒睡着小丫鬟。
沉水香中参杂了一些安神助眠的药草,此时又是初春之际更易勾起人浓浓困意。逢春脸埋在戏文里,猛地抬起茫然的头嘴中却习惯性紧张道:“郡主。”
闻苼见她那副模样扑哧轻笑,“我又不会跑了去。倒是你戏文念到周公那里去了!”
“郡主。”逢春清醒后语气中带着担忧嘟囔道:“你把大夫赶跑了,还不让嬷嬷送药,如今外头正寒,你身子怎么熬得住呀?”
“我现在不好好的吗?”闻苼下了软榻,逢春连忙拿起挂在一旁的狐裘大衣给她披上。
闻苼拢了拢白色狐裘大衣,慢慢走到窗子边,推开一条缝,苍白的指节和暗棕色的木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忽而一阵凉风涌进来,她不可抑制地轻咳了一声,纤细的身影也不由得晃了晃。
逢春连忙放下手中的戏文跑过去把窗子严严实实的关上,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
“逢春。”闻苼柔声浅笑,露出浅浅的梨涡,心思一动抬手捏了捏逢春的小脸蛋,冰凉的指尖触及温暖便不想再收回,“若我是男子定把你纳入怀中好好疼爱。”
“郡主莫要打趣奴婢了。”逢春极为羞涩地别开脸,心中却渐渐生出异色。郡主较之以往的笑容中好似多了不少生气。
见不到外面好风光,闻苼只好作罢,她记得这段时间她是染了风寒,加之体弱几乎缠绵病榻,足不沾地,还有……不说也罢。
“海夫人妙计智取千帆谷后,下一回又讲了什么?”闻苼问的是戏文《海夫人传》第五十八回之后的故事。既然不能出门看看大千世界,只好听听戏文里波澜故事。
逢春给她倒了一杯温茶说:“血染千帆巾帼去,红带飞扬壮士归。前文说到海夫人率领三万精兵……”
突然,檀木房门被推开,迎夏笑着径直朝闻苼小跑过来。
“郡主,嘉靖侯夫人带着世子爷到咱们府上来了。”迎夏尾音上扬,小脸还粉扑扑的,高兴得根本来不及理会逢春。
话音一落,逢春在一旁瞬间反应过来,“郡主下月便行及笄之礼,难不成嘉靖侯夫人是来与王爷商议世子爷与郡主婚事?”
两个小丫头喜色洋溢于言表,闻苼握着茶杯的手不可抑制的抖了一下。
难怪今日的风吹得格外冷了些。
“郡主,郡主。”迎夏连唤两声,总算是把闻苼叫回过神来,“怎么了?”
迎夏以为她是喜极而愣,发挥了毕生所学说:“奴婢隔着长廊远远看了一眼,姑爷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如是,与郡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她卧病在榻,一身病姿愁态几乎与世隔绝,但瑞王府与嘉靖侯府早有婚约世人皆知。那嘉靖侯府世子,模样倒生的不错,这要说起来人家还是高攀了自己的。
“你那声姑爷,叫得为时过早了。”闻苼神色淡淡,反而走向梳妆台。
两个小丫鬟对视了一眼,迎春心领神会追问道:“郡主何出此言?”
闻苼在自己略显苍白的唇上点了一些口脂,铜镜内的女子即便穿得厚厚的白色绣花衣裙,裹着白狐裘,身姿纤细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将之吹走。
“去瞧瞧不就知晓了。”
故去的老瑞王是如今崇祯皇帝的胞兄,先帝子嗣单薄,如今保留亲王爵位的独瑞王府一份,其权势地位是万人望而所不能极。
瑞王府搭建时亭台水榭设计的错综复杂,后来崇祯帝又命人给府上修葺扩建,如此一来她们自内院到府中会客厅就要走上长长一段。
虽然走得缓慢,但主仆二人有说有笑一路畅通无阻,反而宴客厅内气氛却有些微妙。
“嘉靖侯夫人想见小女?”瑞王妃坐在案首,一袭暗红色绣花常服,发髻上只别了几只钗子,如此随性,但那种宗室高人一等的压迫感却不减反增。
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嘉靖侯夫人的视线不自觉从瑞王妃身上移开,转而想到自己此番来意,便拉过自己儿子的手笑着说:“老王爷情深意重早早为小儿与郡主定了亲,如今小儿已过弱冠之龄,老妇理应携小儿前来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