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下(1 / 2)
“孙香香啊,你今天这事儿办的不地道,知道不?你看看你家乌泱泱的来了这么多人,人接生婆家可就一个老太太。”
“你刚也说了,孩子她爸去县里看病去了,你们一家子选这时候全上人家里来了,这是跟人讲道理?谁家讲道理是这么讲的啊,大家伙儿说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支书是那么好惹的么,几句话一说,那看热闹的都直点头了,可不是吗,这么多人欺负人家一老太婆,太不地道了。
两家毕竟做了这么多年邻居,人家孩子生死未卜,这时候上人家来要钱,一点人情味都不讲,是有点过分了。
吴老大看这些瞧热闹的直点头,撇了撇嘴,心说他妈今天肯定讨不着好了,刚刚他就说了让他和老三走,他妈非不肯,现在好了吧,真是....
他妈是越老越糊涂了,就知道偏心老二,啥都听他的,今早这一出八成也是老二撺掇的,他现在倒要看看,老二能不能翻出支书的手心。
吴老太太一听支书那么说就急了,她原来也不想叫人的,这不是吴秀死活不退钱么,她是没办法才喊人来的呀。
“支书,话可不能这么说啊,吴秀要是把钱麻利给退了,我干啥闲的没事儿干,把我儿子儿媳们叫来啊。这事要怪就怪吴秀,她想钱想疯了,把着我家的钱死活不撒手,我是没办法才喊人来的。”
“我说孙香香,咱先不说,接生婆家占不占理,就是你明知道人家孩子晕过去,生死难料。”
“你挑这时候来要这钱就是不地道,你家缺了这3块钱,是断了炊,还是活不下去了,选这时候来要钱啊。”
“咱农村人都实诚,谁家出了事,还讲究个搭把手呢,你说说你啊,和人接生婆家都做了几十年的邻居。”
“不说其他的,你家这些孩子可都是接生婆接生的,就我知道的,人家接生婆那时候可没怎么收你家的喜钱,做人得讲良心。”
支书这么一说,那点头的人就更多了,可不是么,农村人,就得讲个互帮互助,相互帮衬。
老吴家有三个壮劳力呢,儿媳妇也都上工挣工分,咋会缺那3块钱呢,现在看人家没男人就上来欺负人家,支书说的一点儿不错,这老吴家太不地道了。
再说这老吴家从吴老大到家里最小的孙子,可都是人家接生婆接生的,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那早前还没解放呢,人家没钱就不给你接生,你能咋办?啧啧,这老吴家,还真是丧了良心。
黄老太太在那儿听的别提多解气了,她想了想,应景的淌起眼泪来。看热闹的一看,就更是朝老吴家的人指指点点。
吴家的几个儿子这次倒是一致的低起头来,他们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支书不提他们都差点忘了,他们还真是接生婆接生的呢。
还有他们的儿女也是,当时因为和接生婆家离的近,连他们都没遭什么罪,有啥事儿,喊一声,接生婆就过来了。
他妈真是,干什么挑今天来要钱,这下好了,他们一家都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
“那什么,支书,提那么老远的事干啥啊,那接生婆接生这不是应该的么,再说那时候家家都穷的叮当响,想给喜钱也没有啊。”
吴老太太恨支书太奸猾,提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让人觉得她不是东西。
支书看人都在摇头,目的达到,就不打算再提那些了。
“行啊,不提那老远的事情,那就按你说的,黄家孩子被打了,那我就问你了,啥时候打的?”
支书这次来也不是帮接生婆家来找补名声的,把老吴家坑了一把就算是揭过去了,他可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
支书打算把事儿当着大家伙儿的面理清楚,别私下了了,这吴老太太哪天想起来不服气又出来蹦跶。
“中午打了,晚上又打了,这可不是我胡说八道的啊,好多人都看见了呢。”吴老太太听支书终于不提过去了,想都不带想的就回了。
“那你们家早上就到处跟人说人家孩子被打的吐血,这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你可别在这喊冤枉,昨天可是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对过质的,这你可赖不掉。”
支书低头看了看表,都6点多了,还是早点解决吧,不然还没完没了了。
“支书啊,可是他们家后来真的打了,我顶多是说早了,那可不算胡说八道啊。”王巧儿憋到现在,实在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支书一看是这不识数的,都不想搭理,不过这老吴家的能想着把赔礼要回去,估计脑袋瓜都是这么想的,没看吴老太太不住点头么。
“孙香香啊,那假如现在有个人每天都咒你早点死.....”
支书还没说完,就被吴老太太喷了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