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134 章(2 / 2)
紫鹃笑道:“姑娘可是误会老太太了,之前王大人家得了孙女,老太太也没去贺。”贾母毕竟是长辈,晚辈生了孩子,她愿意说声“恭喜”,那是她慈爱,要是不说,也没人能怪她。也没有一定要长辈向晚辈贺喜的道理,只是人都来林家了,却还对这事儿只字不提,确实令人费解。要是多心的,还以为贾母对林家已经厌烦至极,连表面上的客套都懒得做呢。紫鹃看了一眼黛玉,见姑娘还是笑吟吟的,也分不清她有没有多心。
“你只管叫人去。”
崔云启家的道:“我看看老崔有没有空,让他跑这一趟吧。”她情知黛玉让人走这一趟是去给昭姐儿讨礼的,真叫个小厮去,荣国府该以为林家在轻慢他家了,况且这趟肯定能讨到赏,她也不愿意肥了外人的田。
黛玉道:“那感情好。”说罢接过月钱本子来核对了一番,问,“之前婶娘就说,大嫂子院子里的嬷嬷、丫头们这几个月辛苦,给她们每人多加一吊钱,怎么这本子上还没加上?”崔云启家的道:“太
太吩咐了,大奶奶院里的嬷嬷、丫头多加的月钱从她账上扣,不走公中的账。是以我这儿还是按从前的发,多的那一吊钱,前天锦书姑娘就已经去发过了。”黛玉点了点头,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错了,从霜信手上接过自己的印章来,盖好了,递给崔云启家的。崔云启家的便笑着走了。
霜信提醒道:“还有给茜雪她爹的丧葬费呢。”
茜雪是林府的丫头,她爹妈却没有卖身给林家,还是“外面的”,况且茜雪之父病了这么久,光是请医吃药就花了不少,否则也不会再让茜雪还卖身给人做丫头,黛玉算到她家如今必定手头紧,早盘算了要贴补她银子,霜信见方才崔云启家的账上没有,故有此问。
“婶娘昨儿个说,听见茜雪的父亲没了,封了二十两银子给她,我再添了二十两,昨儿个让宋妈已经送去她家了。”黛玉道,“要是走公中的账,我看了旧例,她这样的丫头,爹妈又不是我们府上的人,给的丧葬费也不多。我有心多贴补她一些,又怕别的人知道了,要说闲话,索性不走公账,我自己爱给自己丫头多少,是我的事。”
霜信笑道:“我来了京里也有阵子了,在这儿还真没听到在背后说闲话的,不过姑娘说的是,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走公账肯定还是要循着旧例的。姑娘有心了。”又背了人,悄悄地道,“姑娘,许是我多嘴,只是姑娘和太太还是不一样,私下贴补丫头的事,倒是悄悄地做,别太惹眼。姑娘忘了,林家还没分家呢?如今大爷、二爷除月钱外,还有自己的俸禄,环姑娘出过一次门,如今畅意居里自有一套账,上上下下的都是走的她嫁妆的田产、铺子里的钱,姑娘手上呢,也有咱们老爷留给你的那些铺子和田庄,可以支配的银两也多,我知道你不是大手大脚的人,该给多少心里都有数,但是三爷还在靠月钱过活呢。他院子里的丫头,一个月一吊钱的月钱,他想赏,也只能在自己月钱下赏,学堂里的先生、同窗有时还有应酬,他得有些人际往来,要是论手头上的宽裕,怕是他比姑娘差得多。您赏我们,我们自然是高兴,但也别太越过三爷去。”
黛玉知道林徥虽定了亲,但郁家有心留姑娘在家多两年,在他成亲前,林家绝无分家的可能,霜信说的确是实情,她对霜信拱手道:“却是我疏忽了,多亏姐姐提醒我。”
紫鹃送了崔云启家的回来,见这场景,忙问:“你们在这儿唱哪出呢?”
“我这儿正谢师恩呢。”黛玉抿唇一笑。霜信笑道:“姑娘如今越发地皮了,也好,多笑笑。”说罢又埋怨道,“你给茜雪送银子,也不同我们说声,大家都给茜雪准备了些东西呢,难道还麻烦宋妈再跑一次?”忽的想起来,“姑娘让宋妈避开人去的?”原来姑娘早就想到要低调些,却是她白说了一通,当下脸也臊红了,道,“姑娘明明早就想到了,听我说教了这一堆,也不反驳我,害我惹笑话了。”
黛玉道:“那你可真真冤枉我,我确是没你想得那么周到,只知道不要太招摇,要是你们谁问我又不是做什么坏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的,我还真回答不上来,听你今天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呢。”
霜信可不信她,笑着摇头叹着气,掀了帘子出去了。
紫鹃更好奇了:“霜信这是怎么了?从前可没见她这样。”霜信、桑鹂原是苏州林家的丫头,黛玉小时候她们就在了,中间也阔别了多年,林海没了,才跟到京里来的。之前又出了桑鹂私相授受那事儿,最后黛玉做主,把桑鹂嫁出去了。那之后霜信便越发地稳重小心,像今天这样和黛玉肆意玩笑的模样可真是头一回见。
黛玉笑道:“这几天高兴,又何必拘着自己呢。”
无论有多少烦心事,有昭昭出生这件大喜事在,就是高兴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千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tuqgqg 12瓶;千山、谢闻舟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