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卧底(2 / 2)
可惜王谷主是个闷骚,哪怕气到二佛升天,他也不会大喊大叫,只是神色更加冷凝,一袖挥开身边碍事之人,自己跟那机关死磕。
——看他的样子,怕是不追着李倓,决不罢休了。
罪魁祸首李复感觉到他那冲天的杀气,摸了摸鼻子小心翼翼的退让到一边,眼睛不住的在房间中扫荡,观察着李倓留下的蛛丝马迹。
忽然,他在墙角的荷花缸里发现了一个男用的荷包,似乎正是李倓之前挂在身上的。
李复不动声色的走过去,捡起来,轻轻一捏,在荷包夹层里发现一根钥匙……
李复:“……”
就如李复之前所说,他对李倓实在是了解——都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翘翘尾巴都知道想干什么,对于小伙伴私底下习惯性的“藏宝地点”,
那当然是不能更了解。
找到了钥匙,李复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李倓的卧室,然后从枕头下的暗格里找到了一个小匣子,用钥匙打开一看,里面放了一叠的书信。
字体娟秀还带着香气……是女子的书信。
……嗯,南诏王妃与李倓的情书,这么厚一叠,想来是来往已久。
李复的心情十分微妙,犹豫了下,果断翻看起来,结果越看眼神却越严肃,终于,他将手上书信一盒,抱着匣子跑了出去,对依旧义愤填膺的谢渊道:“等等!谢盟主!似乎有些误会!”
谢渊的脸色黑如锅底,阴沉沉的道:“什么误会?听闻李公子与那李倓自幼相识交情颇深,难道是想要为他求情徇私?
不要说了!身为皇室子孙,不思造福天下护卫国家,反倒与外贼勾结为祸中原,实在愧对天下百姓!我回去必定会如实禀报府主,让李将军好好弹他一弹!”
“不!若李倓果真如谢盟主所说,那自然是罪大恶极,李某绝不会做那罔顾大义之事。只是,我在里面发现了这个,谢盟主不妨瞧瞧。”
他将匣子递给谢渊,用只能两个人听到的声音道:“里面虽然只是些风花雪月,但也藏了不少消息。李某从中看到,最初南诏王似乎想要在成都饲养毒人,是李倓说动了王妃一起阻止他,这才护住了川蜀百姓。
现在仔细想想,南诏王虽然为祸一方使得民不聊生,但相较而言,中原百姓似乎并没有遭到太大磨难。所以,谢盟主,您看……李倓王子是不是有可能假意投诚南诏王,实则是皇家派来对付南诏的奸细?”
李复意有所指的说:“——看看结果,南诏大乱,南诏王可是也死了。”
这么个最终结果,怎么看都像是对中原朝廷有利。
谢渊:“……”
无法反驳。
经过这么一出——尤其是天一教的兴风作浪——南诏的经济与人口受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综合国力不知倒退了多少年。
而接下来,无论是六诏争权想要获得唐国支持,还是想在其他邻国的群狼环饲中得到宗主国的庇护,都势必要想方设法的讨好唐国朝廷……
更可怕的是,这么个结果虽然是以皇室出身的李倓幕后操纵,但严格来说是不属于朝廷系统的江湖人祸害的,而朝廷不费一兵一卒,不动声色的干掉了野心渐长垂涎中原的南诏王,并让他们百十年之内绝对没半点力气掀起风浪。
所以……李倓真的不是朝廷派来的卧底吗?
可如果李倓是己方,既然事已成功,为什么不及早抽身离去,反倒执意要坐实自己叛徒的身份?
……他还有别的计划。
什么计划呢?
谢渊不自觉的往更深入的方向思考了些,心底莫名浮现了一个名字——血眼龙王,萧杀。
南诏王为什么要“救”萧杀并举办屠龙大会?因为中原武林太过强势,他想要除去中原武林。
可异常强大与繁荣的中原武林,真的只会让南诏王一个皇帝坐立不安担心自己的脑袋吗?
想想当年“逼宫”的明教,想想之前敢劫走龙子凤孙的红衣教,再想想掌着朝廷尚且不及的神兵利器的藏剑霸刀,再看看暗杀术出神入化的蜀中唐门。
……最后再看看祸害的南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天一教。
再举个活生生的例子。
浩气盟与恶人谷。
别的不说,之前恶人谷的叶星天在瞿塘峡兴风作浪,大手笔的吞了十二连环坞的财宝与人手,只他名下的逐星军团的人手就多达上万人!
虽然
目前来说应该还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人数摆在那里,只要训练训练随时可以拉上战场——毕竟他们本来就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不说,每人还都会些三脚猫的功夫。战斗力与凶残程度,未必就比见过血的正规军差。
朝廷的正规军才有多少人?每支队伍十万大军就很不得了了。
可一个肆意妄为的江湖败类手下就有上万人。
江湖势力的过度膨胀,真的不会引起朝廷的忌惮吗?
在朝廷的眼里,无论是恶人谷浩气盟,亦或者隔壁的天一教,只要是江湖人,都是一个样——不服管教,国之害虫。
所以打击中原武林,究竟是南诏王的意思还是李倓的意思?如果是李倓的意思,那么又究竟是李倓个人的想法,还是朝廷的指示?
谢渊看看南诏的下场,细思恐极。
还有那些其他国家——物伤其类,有着南诏血淋淋的例子挂在眼前,他们会不害怕中原义士的“斩首”行动吗?为了让自己日后可以睡个安稳觉、想搞点事情的时候不至于被莫名被刺杀,他们说不得要对来无影去无踪的江湖人做点什么事情……
江湖仇杀武林内耗了解一下?
“快意恩仇”的江湖人最好忽悠了,做了别人的刀子还自我沉醉觉得是自己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