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地里累了大半天的李老娘,刚到家坐下,只见着小儿子,不见二女儿,便抓着小儿子问道:“你二姐呢,洗衣裳洗了半天,时候还没回来是不是又偷懒了?”
李老娘问的又急又快,李小弟一时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之后指着院子里晾着的衣服说道:“二姐说天冷,怕冬天的柴火不够烧,她去前山捡柴火了。”说罢也不管他娘,只低着头在地上画着自己小人儿。
一听二女儿不在家,李老娘火冒三丈:“这个鬼丫头就是偷懒,这才什么时候呢,她就想着天冷啦,我看就是胡咧咧的。”
在一边抽着旱烟丝久不出声的李老爹出人意料的开口说道:“我看今年这天是够冷的,芸娘这孩子不是个偷懒的,她要去就让她去吧。”深吸一口烟丝之后,李老爹继续说道:“沁娘呢,让她明天跟芸娘一块儿去。”
别看平时李老娘咋咋呼呼的,一副家里事儿都是她说了算的样子。可正儿八经家里的男人开口了,她也是不敢吱声儿的。
这不,一家之主的“领导”发话了之后,李老娘就是再大的意见,她也没敢说出来。
“也不知道他爹这十几年累不累!”李家大哥看了看自家老爹,无奈的想着.
天色不早了,李大哥见着芸娘还没回家来,担心她一个人在外头怕是不妥当,便出声说道:“我看看芸娘去,别是拾的柴火太多,她一个姑娘家拿不了。”
正常人见着大哥都开口担心妹子了,当哥哥的怎么着也得关心关心自家妹子吧。必竟在这个拐子.流民常见的年代,有姑娘的家里都是小心了再小心的,就怕好容易养大的姑娘别吃了不着调的亏,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呢。可李家二哥到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不知是累及了还是怎么的,无精打采的坐在院子门口,见着李大哥从他面前走过头抬也没抬。
村儿里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
偶尔发生一点事,也不过就是这家的鸡丢了一只,那家的鸭少了一只,可住在这山脚下,偶尔丢只鸡缺只鸭的那可不都是正常的吗。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冬月。
今年的雪下的好像比往年更早一些。这刚入了冬月就开始下起了雪,大王村地势比较独特,前有大龙山遮风,后有大王山挡雪,因此这场雪虽大,大王村里到是没有坐下多少雪。
几天了,雪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离远了看后边的大王山,前边的大龙山因着大雪早已经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里。
就连高耸如大王山,此时它的半山腰也已经被大雪覆盖,山里不少几人合抱都抱不拢的大树,都被厚厚的雪压折了腰。
老话都说的好,瑞雪兆丰年,可这雪太大了也不是好事。
这不,村儿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见着这场雪之后纷纷嘱咐家里的晚辈,存粮检省着过活,来年怕是个灾年。
让芸娘来说,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到这个世界十四五年了,往年虽说也下雪,可她确是第一次见着下这么大的雪。
因着两坐山一前一后行成夹道将雪给挡了,两边山没挡着的地方那雪积的得有一尺多深,住村左边的王家,在第二天下雪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就让雪给压塌了。
也幸好只是房子倒了一角,不然深夜里大家都熟睡的时候,这整个房子倒下来怕是不得出人命,这事芸娘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
日子就这么一日又一日的过着。眼见着到了腊月尾,雪还是没停。
今年的春节,也不知道是大家都在担心来年的收成还是怎么的,今年的年味感觉比往年的都淡了一些。
往年过年再怎么着,家家户户还是要割二两猪头肉的,可是今年大家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别说猪头肉了,连一顿白菜馅儿的饺子都舍不得。若是闻到了谁家飘了米香的味儿出来,那顶老远都要说上一声好生活的。
年后没多久,一件大事惊动了整个大王村,村里男女老少都出门来聚在里长家门外的院子里,闹轰轰的讨论着。
原因无他,听说东边儿的震王反啦;西边儿的胡人因着年前的大雪损失不少,又来进犯啦。
这两件事遇到一块儿,用人之际,这朝廷就要开始征兵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谁都知道这去了怕是就再也回不来了,因此大家伙儿都聚在里长家,来问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昨夜芸娘她爹跟她娘还在屋里说这事儿呢,虽说听的不真切,可芸娘到底也是听了一耳的。
芸娘她大姐睡觉是个不老实的,经常翻来覆去,这可就苦了芸娘,她常常睁着眼到月悬半空双眼涩的快要睁不开才能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