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惊不惊喜?(2 / 2)
安妮有些好奇地问道:“不是可以直接让【红皇后】去传话吗?”
“别提了。”
罗杰摆了摆手,一副无语的样子:“一开始还觉得那个所谓的人工智能很厉害,用久了才发现,其实应该叫它人工智障才对,经常出一些乱七八糟的BUG。”
别说这栋庄园刚刚完成装修的2002年了,即使到2020年,人工智能在实际使用当中的表现,依然算不上可靠。
毕竟想要让计算机真正拥有“模糊计算”的能力,以目前的技术进步速度来说,似乎还显得有些遥遥无期。
罗杰记得前世在某期科普节目上看到过,人工智障想要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简单的编程算法的问题,关键还是在芯片上。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前提,是高算力的量子计算机。
罗杰对这方面的东西了解的有限,但从偶尔看过的一些科普节目和文章中也大致能够了解到,哪怕是在罗杰重生之前的科技水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的诞生,也还有五十年以上的距离。
在最开始的“惊喜”之后,罗杰就发现了,罗杰-克里斯蒂安庄园中的【红皇后】智能系统,实际上只是个华而不实的“艺术品”。
除了某些时候会当成声控遥控器用一用以外,罗杰已经让人关闭了【红皇后】的大部分功能。
无论是从舒适性还是可靠性来说,将庄园交给一个人工智障来打理,都远远不如多聘用几位佣人。
“人工智能……”
安妮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如果有人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拉投资,如果BP和PPT做得好,我还是有很大可能会给他投钱的。”
“我记得你对风投好像没什么兴趣?”
罗杰诧异地问了一句,然后又问道:“你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
“没兴趣不代表不关心,至少要对风口项目有所了解才行,不然怎么判断一家大公司的股价未来是会涨还是会跌?”
安妮说了几句,想了一会,又说道:“至于人工智能,我不看好这方面的技术,但看好它的盈利前景。现在的创投热门风口是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在我看来就是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抛出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概念,然后圈钱上市,捞够了就套现走人,所谓的‘新概念’行业,一直以来不都是这么做的吗?至于项目能不能做出来,无论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风投,自己都不会相信,他们只要让那些‘韭菜’们相信就行了。”
罗杰不由得无语。
安妮的话,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读:我投资这个项目,不是因为这个项目做出来能赚钱,而是“即便做不出来也能赚钱”。
只要把某个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概念炒作起来,有的是韭菜愿意接盘。
仔细想想,无论北美,还是太平洋对岸,至少自己印象中,就有为数不少的案例,很符合安妮的这套逻辑。
无语了半天,罗杰忍不住说道:“还是你们这些搞金融的心最脏。”
“比起玩政|治的,我们这都算是很有良心的了。”
安妮似乎无意地说了一句:“你知道巴洛克银行打算在对面那个国家投多少钱吗?”
“多少?”
罗杰也好奇了起来。
虽然这一世,因为所选择的行业的缘故,基本不太可能和太平洋对面那个国建建立起太多的联系。
但在灵魂深处,罗杰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华人,而不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
要说对那个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国度一点都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
“三千亿,欧元。”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罗杰总感觉,安妮的语气里似乎带着一丝嘲讽:“这还只是第一期,如果第一期投资顺利的话,后边还会有第二期、第三期。”
或许是因为安妮语气中的那一丝嘲讽,罗杰的思维下意识地散发了出去,很短的时间内,就想到了许多。
但罗杰却是深知,自己所想的这些东西是不能说出来的,否则就会被不可名状之神兽盯上,遭到降维打击。
毕竟,韭菜这东西,可不分哪里来的。
这也是罗杰明知不可描述国度的房地产是一块超级肥肉,却丝毫不敢碰的原因所在。
沉默了片刻,罗杰打开酒柜,拿出两瓶啤酒,笑道:“祝我们的合作伙伴好运。”
在“好运”两个字上,罗杰刻意用上了嘲讽的语气。
安妮从罗杰手中接过啤酒,嫣然一笑。
两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一切尽在不言中。
“环球那边的事,你打算从哪家入手?”
或许是觉得刚才的话题太沉重,又或许仅仅只是避讳,安妮主动岔开了话题。
虽然说,这个新的话题也并没有哪里让人感到轻松就是了。
罗杰知道,安妮问的是环球大大小小的股东之中的“哪一家”。
考虑了片刻,罗杰开口道:“这取决于亚洲计划是否顺利,如果达到预期的话,高盛是最优先的选择。”
能够将环球音乐集团在亚洲的市场份额削减到什么程度,直接关系到【量子音乐】的下一步动作。
或者说,乐队的下一步动作。
但无论怎么说,只要亚洲计划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量子音乐】下一步的动作必然是与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接触,尝试着收购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份。
当然,这些股东名单之中,必然会避开诸如维旺迪这样,坚持站在【量子音乐】对立面的那些“死硬派”。
安妮若有所思地问道:“因为高盛的股份最多?”
在环球音乐集团当中,按照【量子音乐】已经确认的情报,高盛是第二大股东,仅次于环球的母公司维旺迪,持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而除了这两大股东之外,整个环球音乐集团上下,再也没有第三家持股超过百分之十的大股东存在。
“有这方面的原因。”
罗杰点了点头,又说道:“另一方面,高盛在之前的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果环球的前景再出现危机,高盛很有可能会选择脱手股份换取现金,至少也会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