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销量压力(2 / 2)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罗杰感到压力极大的数字。
尽管【Darkness】乐队在全球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商业号召力,尽管在2008年,激流金属的生存环境已经比1986年要好了太多。
但归根结底,激流金属仍然是十分小众的音乐。
那种无论乐队出什么样的作品都会掏腰包购买的死忠粉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歌迷,还是只会为自己喜欢的音乐掏钱。
一个小众音乐类型的唱片,想要卖出主流音乐的销量来,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
乐队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张专辑在保证激流金属的纯粹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让它能够适应大多数歌迷的“审美”。
然而由于敲击乐的局限性,这一点调整,仍然不足以使得《血腥统治》变成一张“大众专辑”。
不过,能做的事情,乐队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宣传和发行。
在唱片业的历史上,宣传和发行拯救一张糟糕透顶的专辑,这样的先例多到让人根本数不过来。
……
罗杰为《血腥统治》定下的录制时间截止到十一月中旬,然后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完成后期制作,推入发行阶段。
四十多天,完成剩下的半张专辑的录制,以罗杰几人现在的状况而言,不算太过于紧张,但也是一个让人轻松不起来的日程表。
毕竟,除了相对清闲一些的贾森以外,罗杰三人都有各自要承担的“商业工作”要做,而且工作量绝对算不上轻松。
比如说,在戴维-亚当斯返回纽约不久之后,就带着花旗银行的团队重新回到了洛杉矶,就百代唱片的版权交易审核,以及提前结清贷款两件事与【量子音乐】展开了谈判。
虽然谈判主要由卢西恩-格兰奇和他手下的谈判团队去负责,但事关几十亿美元的债务,罗杰也必须保持必要的关注。
再怎么偷懒,每天对谈判进度和谈判过程中的记录文件进行必要的审核,还是要做的。
单单只是这些,每天就要花去罗杰四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再加上【量子音乐】内部其它一些杂务,让罗杰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前世无限加班的那段苦逼日子。
每天上完八个小时的班之后,还要在录音室里“加班”好几个小时,才能堪堪确保《血腥统治》的进度不至于落后于预期。
至于安妮,则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关注”【量子音乐】旗下明星的发展。
例如泰勒-斯威夫特即将推出的新专辑,例如新组建的【翻闹小子】乐队即将正式出道的准备工作等等。
甚至于,安妮还有闲心,亲自签下了几个类似于贾斯汀-比伯的网红歌手。
不过和贾斯特-比伯不同的是,安妮签下的这几个,全部是玩饶舌的黑人。
“我们现在在嘻哈音乐方面的短板太严重了,一个算得上二线的都没有,这完全不符合【量子音乐】全方面发展的需求!”
这是安妮对自己这一决定的“解释”。
这件事倒是没什么人在乎,签下几个新人,这样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在意。
以安妮的权限,以及手中掌握的股份,别说花费一点不算高的代价签下几个网红歌手,就算是去挖角其它唱片公司的非当家歌手,也只需要事后打个招呼即可。
罗杰看过了安妮签下的那几位歌手的名字,大多数比较陌生,倒是有一个叫做德雷克(Drake)的加拿大人,让罗杰感觉好像在哪见过这个名字。
不过罗杰对于嘻哈音乐非常的陌生,前世所了解的几个明星,也都仅限于Jay-Z、埃米纳姆等少数几个算得上超级巨星的存在,而且也仅仅只是知道个名字,连歌都没听过几首,更谈不上任何的了解。
对于这个有些眼熟的名字,罗杰回忆了一阵,什么都没想起来,也就收回了心思,没有继续表示关注。
嘻哈音乐确实有十分广泛的受众,但对于连饶舌、说唱、Rap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楚的罗杰来说,实在是爱不起来。
……
除了罗杰和安妮各自有要负责的工作以外,胖子实际上是乐队里最为忙碌的一个。
不过和罗杰两人不同的是,胖子的忙碌,并非是体现在【量子音乐】内的事务方面,而是需要频繁地跑通告。
尽管罗杰几人已经将大多数精力转向了商业,而在“明星”这个身份上的表现日渐低调。
或者说,过去一直就很低调,只是最近两年愈发的低调。
但本质上来讲,罗杰几人依然是摇滚明星,甚至可以说是如的唱片业内,最为大牌的巨星。
明星,就需要曝光率,越是大牌的巨星就越是如此。
没有曝光率,长期不出现在媒体上的明星,就会渐渐被人们遗忘。
哪怕是在“卖情怀”这个字眼出现的最多的摇滚圈子里,善忘,同样是大多数歌迷所共有的特质。
为了保住人气不会流失,或者最起码不要流失得太过严重,罗杰几人仍然需要作为【Darkness】乐队成员的身份,时常出现在媒体上,刷一刷存在感。
顺带着,由于《血腥统治》这张专辑的“敲击”属性已经提前透露了出去,胖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代表乐队刷存在感的人选。
——这并非意味着罗杰和安妮,乃至于贾森,完全不需要在媒体上露面。
只是相对于频繁赶通告的胖子来说,罗杰几人接受媒体采访,或是参与某些节目的次数要少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为胖子造势计划的一部分。
在《血腥统治》专辑立项之前,罗杰就定下过这张专辑的目标。
要凭借这张专辑,将胖子推到“最出色摇滚鼓手”的位置上去。
最起码,也得是“最佳摇滚鼓手”的有力竞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