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小王爷追妻记 > 居延城

居延城(1 / 1)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庆和二十五年秋日的一天,瓦蓝瓦蓝的天空,如同被水洗过的宝石一般,镶嵌着朵朵白云。骄阳肆意地炙烤着大地,阳光洒在行人的身上,使人全身暖融融、懒洋洋的。

在西北边陲军事重镇居延城热闹的街市上,十三岁的萧山栀穿着一身宽大的蓝色道袍,脑袋后随意扎了个发髻,左手拿着她爹用脏兮兮的已经有些泛黄的白布做的幡,上面有用楷书写的几个大字“算命看病”,右手拿着一串糖葫芦,边吃边吊儿郎当地眯着一双凤眼,到处悠哉悠哉地闲逛着。

街道两边五花八门的商店鳞次栉比,商家们叫卖声不绝于耳,街道上还有贩卖马匹的、杂耍的、打铁的等等,络绎不绝的行人穿插其中,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原任何一个大型城镇。谁能想到,就在几天前,威武大将军沈青山领着无数名铁血将士,正是通过这条街道冲出关口,英勇壮烈去与西戎决一死战。

萧山栀和她父亲萧半夏在三个月多月前,从京城出发,策马一路赶到居延的那天,正逢大军出征,他俩亲眼目睹了二十万大军出师的壮观景象。将士们身穿黑色的铠甲,队列整齐,步调一致地前进,凌冽威严的气势让人肃然起敬。全城的老百姓都跟在队伍后面送行,齐声喊道:“歼灭西戎,平安归来”,声音震天,回声久久在上空盘旋。

萧山栀本以为这些百姓会因为战事惶恐不安,但没想到,送走将士们后,城内很快就恢复到现在她眼前看到的这幅繁华景象。她不解地问她爹,萧半夏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沉吟片刻,“萧丸子,你没事就到街上溜达溜达,和他们多接触多问问,不就知道了嘛。我和你一样,都是第一次来,你问我也是白问。”其实刚才她一问完,还没等她爹开口回答之前,就后悔了,因为从她爹清风道长萧半夏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萧半夏在街市上租了个摊位,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旁边立了个招牌“算卦治病”。这边有好多往来边境的生意人,出门在外没事总愿意算上一挂,所以他们生意还不错。其实,萧半夏到底会不会算卦,萧山栀心里没谱,反正她爹那一张嘴,死人也能说活了,倒是不怕有来砸场子的。所谓准不准,只不过是人们愿不愿意听而已。

萧山栀则拿着白布做的幡在街市上到处闲逛,招揽生意。她每天都要按点去有间茶馆听书,因为这里总是能够及时更新前方战况。每当有好消息传来,茶馆里的客人都拍案叫好;一旦是坏消息,人们则痛骂西戎,恨不得自己跑到前线把敌军杀个落花流水。

尽管呆的时间不长,萧山栀却爱上了居延这个地方,这边的风景雄浑壮阔,正如王维诗中写的那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人们热烈的活着,侠肝义胆,不惧生死;她也去过了不少地方,可从未有一个地方让她如此震撼过。

这几天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威武大将军沈青山的事迹,昨天讲到了沈青山清贫困苦的童年生活,今天说到他少年离家参军。

“话说沈将军十七岁的那年父母,在一场瘟疫中双双过世,形单影只的沈将军,家徒四壁,连给父母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能草草埋葬了父母。随后他带了一点口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小山村,一路乞讨着终于到达了辽东。辽东当时和蒙古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年少的沈将军应征入伍,自此之后,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诸位,沈将军是如何从几十万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终成一代名将的呢?休息片刻,待听我慢慢说来。”

说书先生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这沈将军啊,当时年纪不大,胆子却很大,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不要命似的和敌兵厮杀。他的骁勇善战获得了当时还是康王的先皇的青睐,康王让沈将军做了自己的近侍。先皇也是年少入伍,凭借自己实力挣下了显赫的军功,成年后被分封到辽东,他带领属下骑兵与蒙古对抗,打了大大小小二三十场仗。隆盛三十二年在一举歼灭蒙古残余的萨尔浒大战中,康王被蒙古大将帖木儿一箭射中前胸晕死过去,被蒙古士兵擒获,即将带入敌营之际,沈将军单枪匹马,冲破古士兵的重重进攻,砍杀无数敌军将士。而他自己也被敌军砍中数刀,鲜血从铠甲中不断地渗出,染红了身下的白马。”

“啊~”听众们脑海中浮现出了这幅画面,不由得惊叫出来。

说书先生顿了下,一笑,“就在这种状态下,沈将军硬是咬着牙坚持把康王从敌兵手中救出,安全带回了营帐。一到营帐,沈将军再也坚持不住晕了过去,从马上重重摔了下来。从此,沈将军成了康王最信赖的人。沈将军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嫩,朝廷封他为平虏中郎将。再后来,康王三哥登基为帝,他担心藩王势力太过强大,采用了太傅的建议下令削藩。康王等七位手握重兵的藩王不服,以清君侧名义发起自卫战争,这场内战一打就是五年,伤亡惨重,民不聊生。最后在沈将军等一干强将的拼搏下,康王笑到了最后,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沈将军也被晋升为辅国将军。咳咳,今日就讲到这里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啪!”说书先生拿着醒木一敲桌子,结束了今天的故事。

“真是的,又结束了。”萧山栀每次都听的意犹未尽,为了不过错任何一个情节,只得一天不落地按点来茶馆,听完后,回去再给她爹声情并茂的复述一遍。沈将军及沈家军渐渐成了父女俩谈论最多的话题。

“山栀,这沈将军真如说书先生所说那般所向披靡吗?”总算听完沈将军系列,萧半夏摸着虚无的胡子问道。“那肯定是,沈将军从军三十多年,从一个山村穷小子走到今天,都是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爹,没听先生说嘛,沈将军唯一的儿子虽然自小体弱多病,英年早逝,可如今他的孙子沈小将军英勇无敌,将来必能继续带领沈家军奋战,保卫我大炎疆土。”萧山栀已经成了沈家军忠诚的追随者。“我想去军营看看,如果亲眼目睹沈家军在战场上的风采,也算此生无憾了。”她爹又开始说胡话了,军营岂容平民百姓随便能进得去的。萧山栀翻了两个白眼,算是回复她爹。

可谁知,机会竟然真得来了,探子发现了西戎的老巢,全军抱着誓把西戎歼灭的决心,顽强奋战。谁知,在沙河渡口,前锋大军却中了西戎的埋伏,伤亡惨重。从军大夫忙不过来,便征集城里的大夫随军。连同萧半夏和萧山栀在内十位大夫自愿去战场,在简单调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背景之后,由一小队士兵开路把他们带到了军营。

萧山栀一进军中医帐,映入眼帘的是满身伤口、血肉模糊的将士们,他们躺在狭窄的临时搭建的小床上,军医和药僮们穿插其中。军医总管王大夫简单介绍后,给他们安排了工作,看到幼小的萧山栀时,王大夫一愣,“小道士,你可懂医术药理?”“大夫,我家世代行医,基本的药理知识我都懂的。”萧山栀回答道。“你还太年幼,我给你安排药僮的工作,可好?”王大夫想了片刻说道。“但凭王大夫吩咐。”

王大夫让药僮黄莲带她。萧山栀朝萧半夏看了一眼,只见他动了动嘴皮,说了句“去吧”,她便跟着黄莲去了别处。药僮主要是按照大夫的药方抓药、熬药,帮助伤员换药。萧山栀上手很快。没几天的接触,王大夫便看出了萧半夏医术高超,将其安排在了第一线,只要有重伤伤员,则由他或者由萧半夏负责治疗。

军队退到到了函谷关,稍作调整修养。西戎自上次突袭得胜后,并没有乘胜追击。因为西戎现在内部权利斗争异常激烈,西戎部落上下对于这次的战争没有太放在心上。“沈小将军招人手去战场上把伤亡士兵的遗体掩埋,丸子,你要和我一起去吗?”来到后第三日,黄莲问正在伸懒腰的萧山栀,此时萧山栀刚刚熬完药,正想休息片刻。“好啊。”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说完,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出了营帐,看到老弱士兵们排成两队,领头的是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少年侍卫,他扫视了众人一眼,看到穿着道袍的萧山栀时,目光微微一顿。随后他收回目光,朗声说道:“各位,我们沈家军每位将士手腕上都佩戴着表明自己身份的铜牌,把它们摘下来以便日后统计。另外把能继续使用的武器统统收集起来。将士们的遗体就地掩埋,因为这是他们壮烈牺牲的战场,是他们的永息之地。每两个人一辆车,一人一把铲子,排队领取装备后,依次出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