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2 / 2)
等两人走后,杨翊才感叹:“老板跟老板娘心态可真年轻,感情也好,还会一起去钓鱼。”
“钓鱼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老韩他们潇洒得很,每天都运动时不时就出去玩,去年两人去了一趟拉萨竟然都没有高原反应。”尤烜找了一条围裙围上,动作自然熟练,“之前还说想去爬泰山来着。”
只言片语里也能感受得到这对夫妇的豁达潇洒,杨翊四下看看有些手足无措,“那确实挺厉害的……我要做什么?”
“你陪着我就好。”尤烜道,“周六下午基本没什么人来吃饭,不用你动手。”
没客人怎么不直接关店?这个念头在杨翊的心里浮出,但他没将这个疑惑表露出来。
尤烜却是自个看了出来,“有两三个住校的学生会来,老韩说这几个学生挺不容易的,跑这么远来念书每个学期才能回家一两次,既然他们愿意来店里吃饭,老韩就不会关门。”
这所高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本市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地方上考过来的,平日学习紧张他们很少会选择回家。周末其他人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他们也只能在校园里晃着,压力与孤独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他们死死罩住。
这种感受杨翊太清楚了。
高三一整年他都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他家的房子被收走,杨翊别无选择只能赖在宿舍里。
这么想想确实,周末就算其他饭店关门,老韩饭店也从来没有关门谢客过。
·
杨翊找了个位置坐下,桌上贴了三中社团的广告做得还挺有创意的,他认真地看了一会。
三中的教学理念挺开明的,不会按着学生的头逼他们往死里学,反而会提供很多机会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像如这些学生社团就发展得很好,完全不输给大学的学生社团。
饶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杨翊三年高中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学生活动。
不过高一的时候有学生提议搞一个篝火晚会,最后校长拍板定了下来腾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学生闹腾,当时从高一到高三的所有学生都参加了。
校方置办了场地又放了安全的篝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照明,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玩得尽兴,但也有几个实在融入不进去的就自己找了个角落待着。
当时杨翊就无所事事地坐在桥边等着晚会的结束,快结束的时候有一群人从杨翊前方经过,尤烜也在其中
“在看什么这么出神?”尤烜也坐了过来,“吉他社?你对吉他有兴趣?”
杨翊抬起头,“没,我就是突然想起来高一时候的篝火晚会,你还记得吗?”
尤烜点头:“记得,我们班的人都玩得挺疯的。”
“我那天见到了你,我就坐在桥边你从我前面经过了。”杨翊笑道,“几千个学生在广场上撒欢,我竟然能见到你。”
当时杨翊在暗处,尤烜确实没发现杨翊,现在听杨翊这么一说也笑了起来:“没办法,我们注定有缘。”
他们稀稀落落地说着高中的旧事,门口有细微的响动,接着一个一身运动服的学生走了进来,见到尤烜跟杨翊这两个陌生人愣了愣。
尤烜先出声解释,待客的架势熟练:“老板不在,想吃什么随便点,都能做。”
学生也没有纠结,走进来选了个位置坐下要了个青椒肉丝盖饭。尤烜去开火炒菜,杨翊尾了过去,想找个机会打下手,看了一圈依自己的技术也就能洗个青椒。
青椒没几下就洗了出来,接下来也没杨翊的事,他又怏怏地回去位置上坐好。
学生点完菜之后就掏出了一本小笔记本专心致志地记忆,将争分夺秒这一高三原则发挥到了极致。
杨翊不禁多看了他两眼,觉得这个年纪的孩子青春正好,不管做什么都有朝气,而自己则已经初现老态了。
尤烜很快就将盖饭摆了上来,学生收起笔记本开始吃饭。杨翊担心自己的目光让人觉着不舒服就收了回来,继续跟尤烜窝在角落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