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摊(2 / 2)
伙计一听心想可能是个大客户,面上笑得更开心了,对徐芷说:“细麻一百九十文白粗棉一匹,白粗棉三百四十文一匹,白细棉四百五十文一匹,买的多算您更便宜。”
“染色和带花的呢?”徐芷问道。
“染色的粗棉三百八十文,细棉四百九十文,带花的粗棉四百五十文,细棉五百六十文。”伙计回到。
“沈娘子需要哪种,一定给你算便宜。”掌柜听到这边的动静过来了,上次买布掌柜也在,平时也去买过吃的,所以混个脸熟。
“刘掌柜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不便宜我可不愿意,先拿五匹细麻,三匹白细棉,浅蓝和灰色的粗棉各要一匹,浅紫带花和深蓝的细棉各一匹。家里人多,也是没办法。”
最后一共花了三贯铜钱买好了一家人用的各种布料,又花钱买了五十斤棉花,棉袄被褥年前全做好是不指望,听村里老人说,今年冬天要比以前长,年前不是最冷的时候,年后化雪那叫一个冷。
所以徐芷想着,年前准备好这些,年后直接用,用到天暖和点就把几个大点的孩子分出来睡,男女八岁不同席,虽然是庄稼人不讲究这些,但是明松莲花那么大了再不分开也不好看。
点好布,没在意旁边几人或明显或掩饰的打量着,徐芷交了钱,和掌柜说好过半个时辰再来拿,接着去了旁边的绣坊。
徐芷走后,后面几人嘀咕起来了,这么大手笔的人镇上可不常见,就是不知道是谁家的媳妇。
说是绣坊,其实就是个买卖绣品的小店,不大,但是针线和绣布都比别家的好点,让莲花荷花两人看着挑些针线布匹,小半贯钱走花出去了。因为东西不是很多,让老板装起来后徐芷想直接拿着走,没想到明松已经走上前把包袱接过来了。
老板本来也是想递给徐芷的,没想到被明松接了,很是惊讶,顺口夸道:“娘子的孩子比别家的懂事得多。”平日里来买绣品的,很少有家里男孩跟过来的,就算跟过来也是呆呆的跟在后面,很少有想着给家里人帮忙提东西的,别说面前这位才是孩子的婶娘,就算是亲娘,也没见几个半大孩子就想着分担一下的。
看明松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徐芷笑着摸摸他的头,没多说什么,和老板道了谢,打了声招呼就出来了。
出来以后往回走,路上经过徐老板家的粮店,又进去和掌柜约好明天要送的米粮,顺便把定金付清。
徐芷和徐老板生意来往,每次都是一笔算一笔,这样账目明了,也没有太多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