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造地(2 / 2)
老头点点头,问柳文知:“你呢?”
柳文知向前走了两步,仔细看了一会儿后说:“这里的田地虽看起来是万马平川,可随着距离愈来愈远,会有略微起伏,但是十来块田之后又会有低谷与起伏,如此反复。想来此处应当是依据山势而开出的田地。且每隔一二十块田,就有一处石头堆出来的山丘,那应该是开山时挖出来的石头,因过于大而无法搬运,所以只能留在近处。”
老头笑了,肯定了柳文知的说法,称赞连连:“这位小公子眼力甚好。万山镇原本只有山,没有地,是先祖们因饥荒而从更北之处迁来时花费数年才开垦出的地。原本所开之地不过一二十亩,可后人发现这儿的山低矮,容易凿挖,所以开山之势一发不可收拾。现如今,只有我屋后近八百米处尚存十来座山头,那些山之所以留着也不过是为了有柴火可用罢了。”
“可如此一来,不会不好吗?”贺书深思熟虑,问道。对于农田知识他也略懂一二。习武那几年,便听来不少有关风水坏死后的凄惨之事。
老头沉重叹气,心里似乎藏了说不出来的担忧:“如今虽然因开山种地而富饶一方,可是龙脉早已遭到破坏,只怕迟早会遭报应啊!”
柳文知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在某本书上看过所谓“龙脉”,可是这究竟有无根据他至今未明,但看老头如此神伤,也不免跟着染上些许失落。
柳青却并没有沉浸在这样凄凉的氛围里,随手捡了一根稻梗叼在嘴里问:“那么老爷爷,听说这万山镇名字的由来还与一个名叫万山的先人有关,此事可真?”
老头两眼一眯,狠狠地弹了一下柳青的额头,训斥道:“这位公子一看就是只看那些不着实际的野书,知道的尽是些不真实的野史!”
贺书偷笑,却被柳青逮了个正着,当即就像被惹急的狗露着獠牙扑过来要和贺书在田里滚一滚:“你什么意思?你敢笑我?你那时不也认可我的话了?”
贺书憋不住还是笑了,只死死困住柳青并不还手,问老头:“那名叫万山的人可真实存在过?”
老头嗔了一眼贺书:“这野史里的人哪能是真的?真正带领万山镇百姓开垦种地的人是一个僧人,后人尊称其为空德大师,哪里有什么万山?净是瞎扯!”
柳文知蹲下来,托着下巴看贺书和柳青像孩儿童般打闹,眯着眼微微笑着问:“那……可有与那位高僧有关的文献记载?亦或是为他立的庙宇?”
一听“庙宇”二字,柳青和贺书同时定住了,僵硬的别过脖子紧张的看着柳文知,可柳文知却没有感受到他们心里的担忧恐惧。看老头点头后很是期待的问:“那庙宇现在何处?”
老头往山上一指:“那山上,从小路走上去,只需半刻钟,穿过竹林后便是。公子要去?”
“当然!”柳文知往那看去,合掌道:“我生来体弱多病,最喜欢烧香拜佛之地,纳纳福气,心里清净。”转身问贺书:“贺书,表哥,你们可愿陪我去?”
贺书面露难色:“这……”戳戳身旁的柳青,眼神示意。柳青白了一眼贺书,小声道:“看我做什么?文知他听你的话,又不听我的!”
贺书只好道:“文知……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这庙宇在这里,不会不见的,此行只怕没有时间,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来可好?”
柳文知却很是不舍,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所处的位置,已是日落西山,惋惜道:“今日是来不及的,可是阿爹说了要在此再歇息一日,所以明日可以来。”看贺书和柳青仍是满脸不情愿,柳文知心里失落了几分,又有些许生气,横了心道:“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贺书急了:“那不行!”柳青也忙拉住柳文知,求道:“这可不行!真真不行!你要去也行,但定要听我们的话,跟着我们,寸步不离。你若是能做到,我们就和你去。”
贺书随即点头应和:“嗯!你定要跟在我身旁,不能离我半步。”
柳文知不明他们为何如此紧张,可是既然得了应允也就没了其他意见,点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