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外出(1 / 2)
在这样悠闲而又欢愉的时光中, 康熙三十年悄然而至。
宝娴五月刚刚过完十岁的生辰,因着营养充足, 已经逐步的进入到青春发育期,近来起床总觉得酸痛,王妈妈知道了炖了好些补汤, 让宝娴吃得叫苦连连。
身为兄长,富灵阿不过十三岁,却显然比同龄人生的更挺拔,他又生的俊秀, 在母亲身边撒娇时的模样,更显得机灵狡黠, 看得宝娴也不禁掩嘴偷笑了。
喜塔腊氏看着儿子在自己怀里腻歪,有些犹豫。
经温夫人提醒, 宝娴也十岁了,小姑娘家又早慧,再在男孩堆里打转到底不宜。
喜塔腊氏也心里打鼓,自己也是从这时候过来的, 不过比女儿大两岁就看中了龚内春,又使了手段,将龚内春捏在手心, 因此看着女儿越发亭亭玉立的身姿,也有些小心。
富灵阿的那些好友, 虽说大多只是庸俗之辈, 但和富灵阿玩的好的男孩里, 有几个容貌气度俱都不差。在宝娴如今前程已定的时刻,若是有那心思狡诈的男孩勾引了自家闺女,那可真是悔之晚矣了。
但看着儿子恳切的眼神,喜塔腊氏心中一软,但想起自己的算计,又狠下心,故作不在意的笑道:“去就去吧,还是和你那几个朋友一同去?”
富灵阿早就隐隐得知父母的谋算,虽觉的有些冒险,却也不敢反抗父母,因此察觉出喜塔腊氏不愿妹妹与自己的朋友们相处,他也潜移默化的推远和朋友们和妹妹的距离。如今隐隐听出母亲话语中的意味不明,富灵阿自是表明了立场。
喜塔腊氏顿时满心敞亮,笑容满面的拍拍富灵阿的肩头,略带些叹息的赞道:“你也大了,额娘真的很欣慰。”
富灵阿回以一笑,母子俩顿生默契之感,只留宝娴有些迷茫。
富灵阿带着宝娴出了门,不由的松了口气,看着妹妹的眼神有些心疼。
宝娴倒是未曾察觉,亲昵的拉拉富灵阿的袖子,问道:“哥哥,咱们去哪儿?”
富灵阿嘴角含着俏皮的笑意,伸手指指远处道:“咱们今儿先去书局罢,晌午到花神庙附近的芙蓉园吃了饭,我再陪你逛逛如何?”
宝娴觉得此行安排的很是松散,并不像和富灵阿那些朋友们在一起时奔波劳碌,倒觉得颇为有趣,笑着点头。
在行人不多的路上,行驶了近半个时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奎璧斋。
奎璧斋是今年刚开的书局,在江宁也有些名气。
宝娴打量着书斋的门面,以及几个来往士人的风姿,倒对这个书斋饶有兴致。
宝娴跟着富灵阿进了书斋,见里面空间很大,装修布局也很有特色,又看着富灵阿和小二熟悉的招呼声,知道这是富灵阿常来的书局,就随意逛了起来。
一旁的人都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看着书斋里有一位少女,都有些惊诧,但看着眼前女孩典型的满族少女装扮,还有身边的嬷嬷丫环亦是穿着不俗,知是满洲贵女,都明了了她的身份,也颇有君子之风,目不斜视的闪避了。
宝娴也不在意众人的眼光,四处翻翻摆放的规整的书籍,也是颇为自得其乐。
在一处偏僻的角落的书架第三层,瞧见了几本并不大常见的数学书册,随意翻阅了几页,见即使是勾股定理的描述,却也写的别有一番味道。
上面的公式和绘图也是不常见的描述方式,虽然有些艰涩,却也撰写的颇为精心,因此颇为惊喜的决定买下来了。
又换了一个书架,瞧见了《梦溪笔谈》的清初刻本,虽然觉得这书共三十卷,过于繁多,但还是决定买下,又挑了几本游玩杂记和诗词歌赋才罢了手。
巧儿如今是越发机灵了,见宝娴买了很多书,赶紧上前接过,然后将书递给了一旁站着的小二手中后,从怀里掏出一张绢帕,递给宝娴净手。擦擦手上沾着的灰尘,转身见富灵阿正和一个似乎是店主的人聊着天,宝娴微微一笑,走了过去。
富灵阿正好和店老板寒暄完,又听他推荐了几本书,见时辰也不早,就示意身边小厮付了钱。就见那店老板转头瞧向宝娴,露出了一个谦恭有礼的微笑,还对忽视了宝娴表示了歉意。宝娴微微一笑,也不搭言。
那老板见两兄妹买的书极多,还吩咐了几个伙计帮忙整理,对着出门的富灵阿兄妹也笑的极亲和,让人颇有如沐春风之感,倒给宝娴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出了书斋,行至花神庙附近,已是晌午了,街上人来人往,走街串巷的人络绎不绝,富灵阿下令众人下马,暂缓脚步,免得误伤了人。
骑射师傅和护卫们嘿然应是,嘻嘻哈哈的听从了富灵阿这个小少爷的吩咐。富灵阿爽朗一笑,搔搔脸颊不再多言。一行人骑着马慢慢地走到了芙蓉园。
南京花神庙,原是明朝皇室曾经的御用花园,在江宁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地方,而且每年春天鲜花盛开时节都要举行“桃花会”,更为它增添了几分光彩。
因此在花神庙附近的街道上,到处可见鲜花的踪迹,各式花朵的香气软软的交杂在一起,味道馥郁而又和谐,让人踏上这些街道就觉心醉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