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 我非帝才,君非良人三(2 / 2)
“他说他叫李斯。”
韩非皱了皱眉,对张良说。
“小良子,你先自己看着,我去去就回。”
“是,韩兄。”张良想起韩非曾说过,李斯是他的师弟。但如今身份这么敏感,来见韩非是为何事?定不是好事。
韩非揉揉他的头,如今的张良已经十六岁,长到韩非下巴出,头发已经束起来,五官也张开,诚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可依旧貌美,不似旁的少年郎那样粗糙,但也没有女子的艳丽。
在正厅,韩非见到了一身黑衣,戴着珠宝镶嵌的冠。
“师兄,别来无恙?”
“师弟,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师弟这般贵气,倒是让师兄认不出,只叹自愧不如。”
“师兄,谦逊了。”
韩非也不知李斯所来何意?只能和他打着幌子。他虽说与李斯同门多年,因为性格不合,也不太亲近。至于李斯的际遇,他也有所耳闻。从兰陵稷宫结业后,成为秦国丞相吕不韦门客,深受重用,后得到秦王嬴政喜爱。秦王本就有削弱吕不韦之意,便给了李斯更多机会,让他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他这个师弟也算遇到好的机遇了,比起他,幸运太多。深受秦王宠信的李斯来找他,韩非到不相信只是来叙旧,毕竟他这个师弟也不是简单之人。
“师弟,来找韩非所为何事?”韩非也不愿拖延下去,比起在这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教自家小良子。
“师兄所作《孤愤》《五蠹》传到秦国,李斯有幸读之,真是自愧弗如,师兄的学识李斯望尘莫及。”
“不过是韩非拙见而已,师弟缪赞。”
“不瞒师兄,李斯把此文呈与秦王陛下,陛下欢喜不已,遂派李斯出使韩国,一为两国交好,二为替陛下求才。”
韩非愣了愣,随后笑了笑。
“承蒙秦王陛下看重,可韩非担不起。”
“韩国国势与秦国国势相比,何如?韩王与秦王相比,何如?师兄想要变法,先不说韩国国情承担不起变法的冲击,韩王也绝对不会同意,而秦国不同,秦国国力强盛,军队体制先进,集权程度高于他国,而且秦王愿意支持变法。”
“韩非恐怕要辜负秦王与师弟好意了,如今韩非只想写写书,安度余生。”
“这天下总是要走向统一的,而能统一天下之人必然是秦王陛下,望师兄还是早做打算。”
“多谢秦王与师弟好意。”
说到这,李斯也算知道韩非的意思,也不多说,离开。
韩非送李斯离开,看着马车翻起的扬尘,心想,自己的日子怕是越来越难过了。师弟哪是劝自己择明主,这是把自己推往深渊。自己要珍惜这最后的时光了。
第二日,李斯当朝向韩安讨要韩非。韩安再无能也知道韩非是韩国公子,哪是他国想要就能要的,这样安顺把韩非交给秦国,六国之人不定要怎么嘲笑他。于是,他笑着婉拒。李斯却觉得小小韩国如此不识抬举,直接在朝堂上放言:“有朝一日,你们自会求着把韩非交出来。”这场出使闹得不欢而散,秦国与韩国更为紧张,交境冲突加剧。秦国在边境集合大军,时时可压入韩国境界。
张良年少没有入朝,韩非也没有提及,他自是不知道这事,只是感觉自家的韩兄最近好像更缠自己了。往日相处的时间本就不短,现在机会形影不离了。
“小良子,走得这般早。”
“韩兄,都已经申时了。”
“那便留下来用晚膳。”想到这,韩非便叫人布餐。
于是两人就安安静静用了晚膳。
然后。
“小良子,我送你吧。”
“韩兄,都已经快酉时了。”
“是啊,天黑了城里不安全,还是我送你。”
“韩兄,这里离张府很近。况且良又不是女子,何必这般小心翼翼?”
“那可不,我家小良子比女子高贵,还比女子长得好看。”
张良无奈点点头,果真是陆压转世,这耍宝语气都一模一样。
“小良子,就要及冠了,真快。”
“韩兄,还有四年。”
“那也很快,我刚认识你才七岁,也快十载了。倒是我老了,快不惑之年却毫无作为。”
“韩兄,你最近可是受什么刺激?”
韩非用力揉揉他额头。
“不过是年纪大了,羡慕你们小的,感慨一下时光无情罢了。”
张良对时间倒比以前敏感,人的寿命太短,每一年,每一日,每一时,都弥足珍贵。
“韩兄,我不会嫌弃你老的。”
韩非开怀大笑,再揉揉他的额头。
“你可......真实诚。”
韩非看着天空。
“等你及冠,你的字由我取,何如?”
“好。”
“到年末了,除夕之夜我陪你守夜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