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2 / 2)
杨柳脑子里像两个小人在打架,思前想后,她觉得既然管人家叫一声大哥,那自然就是人家的妹子。妹子给哥哥做鞋有什么不合适的?“那……好吧,当妹妹的给哥哥做双鞋理所应当。”
段虎应该高兴吧?杨柳愿意给他做鞋。可为什么觉得有点儿堵呢?为什么是妹妹给哥哥做鞋?难道不能是……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两个人一起练拳,一起吃点心,一起给马洗澡。段虎还教杨柳骑马。杨柳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这个乡下姑娘,有一天居然也能骑马?
回去的路上,杨柳坐在马车里,段虎赶车一路回到城里,不在话下。
日子过的很快,一转眼到了盛夏,小姐说身上穿的绸缎衣裳穿很热。可是羊有觉得小姐穿的绸缎滑溜溜的,怎么会热呢?果然小姐的要求太高了!
小姐出了好几次门,总算是在云霞坊找到了一匹上好的稠纱做衣裳。小姐想一整匹纱都买下来,谁知店家不答应,说是这是皇宫里的贡缎。
整个省城除了织造办也没人会织。他们也是偶尔间才得了几匹,好多夫人都定了衣裳。想要全买不可能,做两身儿衣裳倒是可以。
“这东西真是稀缺,有钱也买不到”
杜英摸着滑溜溜的纱舍不得松开。
杨柳也是第一次见到那样薄而不透的布料,摸在手上滑溜溜,凉丝丝的。简直就像大夏天一股清凉的风吹在身上要多爽快有多爽快。关键是那布料和时下的料子不一样。
眼下所有的布料都是先织完后染色,跟着做衣裳再秀花。可是这布料上的居然有浅浅的花纹。不是绣的,是织出来的。同一种丝线同一种颜色,用经纬不同连接的方式将花纹只在了布料上。
看着小姐摸着那匹锻子不愿松手的样子。杨柳感觉到好笑,原来还有,有钱也办不成的事儿。
一匹绸缎五丈余,给女人做衣裙大概能做四套,若是男人,一身短打,一条裤子就够。不用穿裙子,一匹绸缎可作六套衣服。
她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因为要下地干活儿,女子都是只穿衣服和裤子,不穿裙子的。若是穿了裙子,下地拔草的时候,裙子就掉地上了!所以衣服就会做的长点,能把膝盖给盖住,杨柳也是来到省城以后才第一次穿裙子。
小姐一口气下了一百两的定金。说是要做两身稠纱的衣裙,给夫人做一身。并且跟店家说好,若是下一次遇到这样的稠纱一定要给她留一匹。
店家牙疼的说道“小姐,这可难为小的。小的这布料还想供着店里当镇店之宝呢。”当初那个老婆婆来卖布料的时候,他怎么没派一个人跟着,这是傻了吧唧的,当时看着这布料爱的跟什么似的,五匹布出了三十两银子全买了下来。原以为得到个宝,结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眼睁睁地放着老婆婆走,不然也能问问她这布料是哪儿织的。
布匹虽然贵了一点,但是做成衣裳卖的更贵,这位小姐一下做两套不是给了一百两吗?一匹布能做四套衣裳呢!这位小姐才八岁,半大的孩子一身衣裳六尺布,还能多做一件。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个月过去的杨柳拿到了她的第一笔工钱,足足七钱银子。第一次抄书总是很慢的。一本《千字文》一千个字儿足足抄了两天才完工。到后来就越来越快,越来越顺手,一本《千字文》只消半个时辰。
杨柳爱的跟什么似的,他第一次抄书速度慢,都能挣这么多,那是不是以后能挣的更多,将来回到乡下以后也能靠抄书挣钱。一个月七八钱银子甚至一两。那她一年攒下来的银子比那些乡下汉子一年干活还挣得多。
在乡下的时候,大家伙儿卯足了力气,一年多种几亩地,也就七八两银子。若是家中人口多吃的多了,也只能攒下四五两了。现如今她会的抄书的活儿一年一个人就能十两,还能更多。他真真是感谢小姐介绍她抄书,感谢姚大娘点拨她女人要学艺。
杨柳拿到工钱以后十分大方的拿出钱,打了五斤酒买了两分便宜点心才二百问分给给厨房瑶大娘和众婆子吃。又买了小姐最爱吃的蟹黄包子给她,说起来真是坑人。
想她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三文钱可以买一碗素面。可是在这里一笼蟹黄包要三十钱,才十个而已。一个包子鸡蛋那么大,等于一个包子就要三文钱,比在乡间吃了素面还贵。
还有夫人最爱吃的玫瑰饼要六十钱一斤,说是加了鲜花在里面能美容,那我直接吃花不就得了。
花了五十钱又买了蔬菜和肉到王婆婆家替她做饭吃。
最后在街上扯了一丈麻布二百钱,眼下麻布最便宜,五钱银子一匹。六尺棉布一百八十钱,棉布贵些,要七钱银子,两个缎面五十钱,缎子最贵,一尺就五十钱,共四百二十钱,打算抽空的时候给段大哥做一双鞋子,再给爹娘弟弟和女儿做件衣裳让段大哥带去。
上次段大哥说不要在给爹娘送银子了,那银子拿不到她爹娘手里。她就想着能不能做些衣裳带回去。爹娘的身材都比她后奶奶要高大一些,她做的衣裳那老女人肯定穿不了。
一天下来,她一个月抄书赚的钱就只剩下六百多文了。杨柳正高兴自己每月可以。多一两银子的收入,杜家也有一桩喜事,大少奶奶有孕了。老爷又大方的多赏了他们一个月的工钱。杨柳真心希望这种喜事儿天天有。真好,月月可以拿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