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 / 2)
成员中她居然大部分都不认识,一时好奇冯哲从哪里找来的这些人:“冯总好!你们这些团队成员我居然好多都不认识。他们不会是新招来的吧。”
“呵,不瞒您说,有一部分团队成员在另外一个地方办公,两个办公地,也难怪您不认识……”冯哲解释,到了这个时候,也许他觉得还是坦白好。
“哦原来如此哈。”口中说着,心里却想:都说冯哲为人自私,精明算计,这次真的是深刻领略到了!
陶也清赶来作陪,发现苏小圆不在,甚为不悦。梁友这才把上午发生在两个团队之间的不愉快添油加醋地说给陶听了。
饭桌上,冯哲也委婉地表达了对苏小圆“有所保留”做法的不满,陶也清脸色很难看。
一周后,陶也清带着冯哲一行,又去了一趟研发中心。这一次,冯哲团队比一周前,壮大了不少。这些新增加的人中,有两位刚从伏氏研究院跳槽过去的技术工程师。这两位,对如何在研究院“沙里淘金”很有自已的一套理论。
这次负责接待的人,换成了Adale。在陶也清的强制要求下,Adale打开动力系统技术,很详细地向在场的外方团队展示了一番。
当Adale展示MAC电脑光标如何不闪烁而能在屏幕上流畅地移动时,冯哲团队的一个成员突然问了一句:“你们用什么硬件来绘制光标的?
”
这句问话让Adale相当的骄傲,他是这项技术的开发者,很开心对方团队看到所有的技术创新即来自于这个方面,不用硬件即可实现这一功能。“我们没有用任何特殊硬件!”
冯哲不信,坚持认为必须有某种特殊硬件的支持,光标才会出现这种移动效果。
Adale遂把技术创新原理简要地说了一遍。冯哲和在场的其他人张大了嘴,很显然,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这个技术创新的过人之处。
那天,苏小圆没来公司上班。Lali来了。
她刚到研究院二楼研发一部的办公室,坐定。就听到一楼大厅里一阵喧闹。同事告诉她,冯哲和他的一群创业技术团队正在会议室里,观看Adale和另一位同事Dina的技术展示。
Lali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当即跟苏小圆打了个电话,把研究院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和盘告诉了她。
……
阿初反剪着双手,被一左一右两个高大威猛的安保押着,在会议室里接受梁友的审讯。
阿初试图反抗,他越挣扎安保对他越用力,整个人被束在那里,动弹不得。
审讯进行得异常艰难,不是审讯对象太过狡猾,不愿配合,而是因为他脑袋缺少一根筋,问她什么,都是三不知,知道的,回答的内容也是驴头不着马嘴。
忙活一个晚上,梁友什么都没问出来。
阿初咬牙切齿,来回说的就是那一句:冯哲是个大骗子,他把苏小圆和他的研发成果占为己有,还不算,还想要把研究院的技术机密盗为己有,那可是公司最宝贵的财产啊。
阿初嘴里反复说着这句话。就在阿初把这句话反复说到第50遍时,早就感到不耐烦的梁友一拍桌子,呵斥他:“闭嘴!”
“吴阿初,你可不是研究院的人,我告诉你。你顶多也就是一个临时聘用的,而且还是看在苏小圆的面子上……研究院的财富根本和你没任何关系,懂不懂?”
任是对方说什么,阿初都不听,他口里一直骂“冯哲是骗子”这句话。
在旁边两个安保的胁迫下,阿初很听话地闭上了嘴巴。
眼睛却没有闲下来,他从一扇半开着的窗户上,看到院子里的一株白海棠开得有些美丽非凡,这样一棵像是从遥远的虚无缥缈的仙境里移来的树,开在这么一个专门审人,有时还用来临时关押人的地方,真是有些怪异。
阿初被它吸引住了,目光不时地飘向海棠树盛开的窗外。这样的一种不服管束的飘来飘去的目光,终于惹怒了梁友。
他气急败坏地用巴掌连拍了三次桌子,然后离开办公室,到里面的套间打电话去了。“老板,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吧。我对他说话的时候,你猜他都在干什么?他在欣赏窗外的花草树木,我……我实在拿他没办法了,您看怎么处理……好好好,这个处理方案我赞成,这种人也不适合继续呆在公司,让他和苏小圆一起滚蛋……”
连接办公室和套间的那扇门是开着的,梁友一边打电话,一边用眼警惕地在阿初和两个安保身上扫来扫去。
和老板的处理意见达成一致后,挂了电话的梁友,又回到了办公室,他开始指使两位安保人员把阿初带下去放了。
“把他放了,都回去吧。”他说,类似于卸了重任后的轻松。
阿初一开始听说公司向公安报了警,等待他的将是刑事拘留。没想到公司审讯到最后,决定把他放了。他当时第一直觉就是公司方面认可了他对冯哲的“投诉”。
直到第二天,阿初才知道他们在电话里讨论的“处理方案”是,炒苏小圆的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