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临安十二月夜 > 【第八三章】归巢鸟

【第八三章】归巢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瑗出宫径直夺了马,急赶回府。

跳下马背, 冲入大门, 却见府上仿佛一切皆未发生一般。他离开时如何,回来时便如何。

长吁了一口气, 问近侍道:“可有人今晨进出?”“那人如何了?”“司天管勾来过么?”

得到的回应皆摇头。

赵瑗闻言后并未放下心, 而是走到后院打开地窖的偏门,近侍点着烛火走在前头, 小道幽长而逼仄,地底可呼入的空气稀薄, 烛火几乎将要燃尽这并不充足的空气, 在凝神下台阶之时,却闻近侍惊慌喊了一声。

赵瑗立刻夺过烛台,三两步踩到地底,而目之所及他府中近卫几乎全部负伤倒地,断臂残肢散落, 不知人之死活。

而在这短短一个朝会之间, 所囚禁之人却不见影踪, 分明受了重伤, 而又引出了蛊毒,在奄奄一息之际赵瑗才安心离开,叫人看管,现下却被囚之人仿佛凭空消失一般。

他心中愤恶, 意识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后, 咬牙道了一句:“废物。”

*

而此时原本在私狱中的少年, 却是极力撑着一口气,强忍着不适,藏身在二皇子院外山上的竹林深处,背靠毛竹,猛着连连呼吸了几口。此时此刻的他没有劫后余生的虚惊,胸口的一颗心依旧不规律地跳动,体肤发烫,满脸血污。

松开手心,一张揉皱了的纸上被划掉的是一个“影”字。

这张竟是由司天监的人递送过来的纸,是那位三皇子之意,所言之内容看似宽大宽宏,却也真是好不讽刺。

令他不必做那人的影子,可按当下他们的意愿,却始终是在做他的影子。

江偃咽下喉口的血腥,扶着竹子站了起来。透过竹林间的缝隙,感受到了面上落到的一滴雨。

走出竹林,是一辆华顶的马车,缎面上的纹饰是熟悉的三足金乌。

并不惊讶于看见此,更像是心知肚明一般,江偃出声对车中人道:“国公不该此时回来。”

而马车车厢内的异姓权臣,缓声传来一句:

“你这条命我救了不止一次。”

少年笑了一声:“你不该救,我本应死。”

车中人耳闻此,沉默片刻过了一会方是说:“仇未报,你不会求死。而此次是有人求我相助于你。”

江偃蓦然一怔。

谁会求郑国公救他呢?他分明无药可救,亦不值得被救。

不敢确定心中的惶惑,压抑不住霎时涌上心头的狂喜。却被理智硬生生扯回,尔后却只剩下恻然萧索,他不值得被人善待,又听郑国公道:

“你纵是子规,也要回巢的。”

所谓自由,从来也未曾有过。

*

秋末的风里尽是泥和血的味道。

午时一过,临安府落了一场如洗暴雨,像是为了冲涮干净死亡气息一般。

紫衣魏无忌坐在轿中,冒雨回了内侍省,见他进门下面公公便火速来报:“郑国公提前归京,三皇子被二皇子所囚,张天师处死了司天管勾。”

他闻言眉尾轻跳,面上不可见裂痕,稳了一口气道:“叫人都散了罢。”

偌大一间屋子,只剩下他一人。

自身居此位,数十年来,魏无忌并非第一次处于劣势。

而如今劣势重重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从头,东山再起。业障因果如是,拟罪定罪获罪,他不再年轻,还有几个十五年可以再耗?今年将他从泉州召返,想来官家是一早便做好了安排。

拿走他手中进出口岸的上千条货船,予他一个万人之上的极高位置。何为虚何为实,他理应清楚。

并非任何人能在刀尖起舞,魏无忌长哀一声,心中劝服自己道:还有御林卫。

他不仅仅有这红衣御林禁卫,另一种程度上,他还拥有杀手子规。

手上的厂卫不计其数,而鸦阁或还可与之抗衡。若不为人所用,倒似无忌惮,可偏偏逐霞受到了郑国公的庇护。

郑国公之心不可测。

而官家还未表露出对自己的任何不满。这是否便意味着在万般逆境之下,还有回转的余地?时机未到,便不可盖棺定论。

*

奎元楼上的母子二人倒是极为平静地聊着天,事关生死却还事不关己的模样。

二人经历种种后的重逢,并没有泪眼婆娑的相泣相拥。

潘越微越平静,便越叫人生惧;她越不在意身边之人的死,便越在意眼前之人的生。

“阿璩,我本不想你冒险救此人。”

赵璩以为他足够了解这位母后,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确认她的无情与冷漠。

此人分明是他同胞兄弟,她为何可全然将他看作一个外人,仿佛并非由己出。

“却未料到我身上的蛊是因他而起。”赵璩看向母亲,“我不得不救。”

“赵瑗通读诗书,文韬武略,但亦非良善之人。你与他走得近,如今他囚此人于府,可叫你看清了?”

“皇兄不曾有弑杀至亲之心,他囚江偃,或怕这人与我不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