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生产(1 / 2)
玲珑反应过来, 自己是做了人质了。
日子依然如前,赵王派了一次士兵过来, 被清河王给轰走了。
可过了一段时日,她就听说清河王和赵王不睦,在朝堂上,两人针锋相对。而经过河间王之死, 清河王的权势对比赵王,已有颓势。
清河王若是落败,下一个玲珑觉得就是元泓了。
沈氏坐在玲珑面前,手里捧着一碗鸡汤。鸡汤才呈送了上来, 里头加了些许补身的药材, “喝了吧。”
玲珑靠在窗边,窗棂外都是琉璃璧,其实就是后世的毛玻璃。哪怕比不上品质好的, 但冬日的时候,室内依然有关照, 不至于要黑乎乎的一片,人在屋子里还需用烛火照明。
玲珑闻到那一股药味,就不满的蹙眉, 整个人都往后仰, 满脸的嫌弃,“阿娘我不喝!”
沈氏知道玲珑的毛病,别家的姑娘都是防备着不能贪嘴,玲珑却是多一口的膳食都不肯吃, 尤其讨厌这种沾着油水的东西。
沈氏苦口婆心,“为了孩子你总要多吃点。尤其现在这个时候,你家夫婿不在你身边,若是孩子因为你的缘故,生下来就体弱,回头你有何面目对他?”
玲珑不情不愿的接过来,“阿娘说的太重了,就不过不喝汤水而已,这东西我不爱喝,我不爱喝,孩子跟着我,自然也不爱。”
说着喝了两三口,就一阵反胃。只得拿开。
沈氏叹口气,让人把鸡汤收拾下去,玲珑叫人拿了煮好的鸡蛋上来,“阿娘放心,我只是不喜欢喝汤水,不会真的甚么都不吃。”
她拿起鸡蛋,在矮几上敲了几下,干净利索的剥了,一口口咬着。
“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你若是还不保重自己,那可要如何是好?”沈氏见着玲珑吃得两腮鼓鼓的。勉强放下点心来。
“外面斗得厉害,你阿爷也差点被殃及池鱼。”沈氏说着,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赵王这些日子,是把她们一家给划到了清河王的阵营下。自然是得不着好。
玲珑掰下蛋黄,直接塞到嘴里。
“外面的事太多,你现在在王府里,好好养胎。一切自有人来操心。”沈氏劝说。
现在形势,已经不受控制。清河王和赵王相争,谁也不知道会成个什么,沈氏心里明白若是清河王落败,为着女婿,赵王恐怕也不会对自家客气到哪里去。
沈氏明白朝廷的争斗,不死不休,若是落败,能和高家那样,只死当家人,其余人得以保全,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赵王的孙子因元泓而死,恐怕是不会那么容易收手。
沈氏忧心忡忡,心下庆幸苏昙已经早早跟着元泓到了外面去,可是全家被困在这里,动弹不得,也是无法破局。
玲珑一口气吃了三个煮鸡蛋。她看着沈氏,“阿娘,不要担心了。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说不定就变好了呢?”
这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朝廷上的争斗,其实也和战场一样,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说不定就有转机呢。
原本沈氏是想要安慰她,好让她别在孕中思虑过重。谁知到头来反而是玲珑来安抚她。
玲珑吃完鸡蛋喝酪浆,而且还一口气喝了两杯,吃的肚腹滚圆。
这下沈氏算是眉开眼笑。平常贵妇有孕,不敢吃的太多,怕孩子养的太大,到时候难产一尸两命。但到了玲珑这儿,就是她根本不爱吃东西,连小姑娘喜欢的零嘴都一概不碰。
看着玲珑吃了这么多东西,沈氏放心下来,才要说话,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清河王叫人送来些许补身的药材的,说是给玲珑进补的。
“收下好了,待会我派人去谢谢阿叔。”
玲珑回头过来,看到沈氏满脸忧色,“阿娘,现在我们两家已经绑在一起了,赵王早就把我们视作一丘之貉,既然撇不干净,那就不撇了。”
“阿娘,我们受了清河王叔这么多年的照顾,危机关头,要是自顾自的跑了,恐怕会寒了人心的。”
沈氏嘴张了张,生死大事上,她实在是顾不上这份情谊。可是玲珑说的也没错。
“受了那么多年的照顾,也占了那么多年的便宜,这个时候,总不能一拍两散。”玲珑握住沈氏的手,“就算是阿爷,这个时候恐怕也不会和阿叔真的说彻底断了往来。”
“就是这个时候,才更要抱成一团,不然被人各个击破那就不好了。”
沈氏听着,怔怔的看玲珑好会。眼神古怪。玲珑觉得自己被看的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过了良久,只听沈氏叹息,“你果然是长大了。”
玲珑笑了几声,“阿娘说笑了,我都已经这么大了,总不能还和小孩一样。”
她说着,手覆在隆起来的肚腹上。现在已经隆冬,她肚子也鼓的越来越厉害,说是比同月数妇人的肚子小,但也是一天一个样了。
“阿娘这些日子,一定要日日都陪着我。”玲珑捧着肚子道。
元泓出兵在外,若是自己还不在身边,沈氏倒是真不放心了。
外面依旧闹着,清河王已经盯上了宫里的皇太后和小皇帝。诚如幕僚所说,如今能破局的,只有晋王。可这挥军南下,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不然到时候反而被扣上一顶反贼的帽子。
所以有帝后的密诏,那就再好不过。
小皇帝是不行的,满打满算四五岁的年纪,亲娘都认不全,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哪怕连着一个多月来月见不着亲生母亲,也没见着有任何焦急不安。清河王觉得,小皇帝怕是不能用了。
再加上小皇帝身边一日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盯着,想要下手,真是难。
只有去看皇太后,皇太后虽然脑子不清楚,以至于平衡不了朝堂势力,导致自己被软禁。但好歹还有个名头在。能用则用。
清河王令人安排下去。
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在伺候皇太后用饭的宫人里插人进去。
赵王对李太后没有半点客气,直接将人幽禁在冷宫里,左右除去洁扫送饭之人之外,她一日到晚,几乎都见不到什么人。
当清河王的人道明来意的时候,李太后立刻如同将溺死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自然是来人说什么,她就做什么。
没有纸笔,就撕了裙裾,咬了手指,沾了血写勤王诏书。末了,把自己藏起来的一方太后玉玺给盖了上去。
太后玉玺只有人指甲盖大小,而且和皇帝玉玺一样,有六枚。混乱之中,她藏了一个贴身带上。竟然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等到清河王把衣带诏拿到手里,已经是好几日之后了。
清河王叫了心腹撬装出洛阳,把这东西送到五原郡去。
“大王,晋王他当真会来?晋王妃此刻还在洛阳。”有幕僚迟疑半会,开口问道。
晋王喜欢自己的王妃,众人皆知。现在晋王妃在洛阳,就如一个人质。虽然说妻子没了还可以再娶,和大业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但谁知晋王会怎么做?
拓跋家的情种也不是一个两个,晋王能做到什么地步,只有天知道。
“就因为九娘在,他才会一定来。”清河王眼神坚定,手指摸索拇指上的扳指。
“如果九娘不在洛阳,他恐怕就会在晋
阳看看情况,但就是因为我已经无力再应对赵王,他们夫妻两个都和赵王有仇,我若是撑不住了,九娘恐怕到时候落不到好。更别说她肚子里还有一个。晋王会一定来。”
幕僚听了清河王这话,连连口里说着奉承的话。
清河王摆了摆手,“要是别人,只能说,看他有没有那份野心。但要是他,九娘在这里,哪怕是龙潭虎穴,他也会闯一闯了。”
这么说,几乎是一定的了。
那封衣带诏,被人快马加鞭,几乎日夜兼程的送到了元泓的手里,元泓看到了手里的东西。他暂时按捺不提,只是自己带上几万人马往回,而后让贺若敏带兵南下。
一直到晋阳,才把李太后的诏书宣出来。不等长吏和其他晋阳官员的反应如何,贺若敏带的人已经抵达洛阳。
等到消息传来,赵王已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令人守住洛阳城门,另外派人把晋王府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插翅难飞。
玲珑坐在王府里,芍药在一旁强颜欢笑,玲珑捧着肚子,只管吃吃喝喝。
唯一的好事,就是王府被围了,但是赵王还是没有拿出把她饿死的决心来,每日还是好吃好喝的送来。
或许是防着沈氏给她往外带消息,王府被围的第一日,沈氏就被带了出去。
“九娘子。”芍药捧着一碗蛋奶羹,送到玲珑面前。
玲珑的肚子已经快要足月了,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起了这样的祸事。芍药不得不提心吊胆。
玲珑从她手里接过瓷碗,捧着吃的开开心心。
“对了。”玲珑一边吃,一边说话,“外面有甚么好事?”
芍药抖着嘴唇,不知道要怎么回玲珑。如今外面还有什么好事?王府外面围着的士兵比以前还要多了一倍,算是好事么?
可是这个怎么说的出口?
“外面下雪了。”芍药过了好会开口道。
现在已经元月了,但是却没有多少春天到来的意思,雪倒是下了一场。
玲珑听了,动了动身子,就往外看去,果然隔着一层不甚清晰的琉璃璧,就能看到外面洋洋洒洒的雪花。
玲珑兴趣一来,动了动身体,就要下来。
芍药眼疾手快,一把搀扶住她,“九娘子这要干甚么?”
“赏雪啊。”玲珑说的理直气壮。
洛阳下雪要比南边多,但是玲珑还是喜欢出去看雪景。这么多年下来,都成了习惯,除了在晋阳的时候,实在扛不住天气的寒意,不敢出去之外。下雪的时候,她是要在外面站一会的。
“九娘子身子都已经这么重了,还是在屋子里呆着吧。”芍药出言相劝,她看着玲珑的肚子,“要是不小心摔上一跤,恐怕不好。”
现在王府被围成这样,要是出了什么事,能不能找到医官都是两说。
这话芍药到底还是不敢说出口。
“闷在屋子里难受死了,出去不了,那就让我在门口看会。”
芍药应是,但还是取来了斗篷,把玲珑给包的严严实实。才叫侍女开了门,让玲珑站在房门口往外看。
其实下雪,这个时候才刚刚从那些雪粒子,变成雪花。被风一吹,就洋洋洒洒的落下来。
玲珑抬头一看,对面屋脊上,都已经积了一片白色。
她袖手在那里不动,看了好会,“外面如何了?”
芍药迟疑好会,“现在什么都打听不到。”
这府里,如今除了送水粮的,谁也不准出去。如何能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在玲珑意料之内,她不过就是随口一问,也没指望芍药能回答出什么来。
主仆两个就站在门边看雪。
过了好会,外面一阵喧闹。只见一群士兵直接冲了进来,一把把侍女拨开,弄得原本清净的院子里,一时间苦叫连连。
玲珑冷眼看着,“你们过来做什么?”
她言语冷静,没有半点惊慌失措。她看着领头的校尉,“说话!”
校尉心里佩服她到了此刻依然还能冷静以对,抱拳道,“上面令我将王妃带离。”
芍药一听顿时面色大变,“九娘子!”
她不管不顾的直接护在玲珑身前,大有要用自己来保护她的架势。
不过这姿态,看在面前这群如狼似虎的武夫面前完全不够看。为首的校尉伸手过去,就和老鹰抓小鸡似得,轻松把芍药提开。
“让她留在我身边。”玲珑开口,她手放在自己肚子上,“我已经快要临盆了,没有人在我身边不行。”
上面下令要把晋王妃带出来,但是没说只带她一人,校尉一挥手,士兵在后面推了一把,芍药踉跄几步,跟在玲珑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