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质疑(1 / 2)
梁军易觉得可行,不管成效有多少,至少先试一试,“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回去跟厂长商量颁奖仪式和采访内容,联系媒体记者。”
梁军易走后,夏茗并没有马上复习,而是翻出一张信纸,给霍临风写信。
八十年代,京都的大学,除了顶尖的那两所之外,其他学校夏茗了解并不深入。
有哪些大学可以报考,往年分数线如何,强项专业是什么……这些信息,在无法上网千度的八十年代,想要了解透彻,是很困难的。
霍临风毕竟是京都人,问他或许会有用。
夏茗并不知道,她在信里提的问题,也把霍临风给问倒了。
霍临风不是在部队里训练,就是外出执行任务,就算学习,也是在军校里头。
对各大非军校的高校,他能了解多少?
最后,哪些问题摆在了温香莲面前。
温香莲本身就是大学里的老师,又在京都授课,对京都的大学肯定有了解。
温香莲握着电话听筒,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京都的大学?你问这个做什么,你要念大学?”
他之前不是在军校,以:“帮别人问的。”
温香莲眯起眼。
跟霍临风相熟的朋友有哪些,温香莲心里有数。
他身边几乎都是兵哥,唯一不是兵哥,并且关系不错的,就是温少禹,可温少禹早就毕业了。
其他人,能找到他这里,并且他愿意帮忙开口问的,还能是谁?
温香莲用脚指头都能猜到,“是跟你处对象的姑娘?”
“嗯。”霍临风并不隐瞒。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看中的人优秀,要考取大学呢,他骄傲都来不及,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
既然之前在母亲面前说开了,他就更没必要隐瞒了。
瞒着,只会让人觉得心虚有鬼。
霍临风坦荡的态度,反倒让温香莲无话可说。
之前霍临风跟她坦白时,有提到夏茗念了复读班,但并不在校上课,而是在校外自学,同时到处跑,做生意。
温香莲对此是不喜的。
她出身好,没吃过缺钱的苦,虽然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道理,但终究无法感同身受。
而且身为教育工作者,她更喜欢女孩子在学校刻苦念书,念个好大学,然后分配到好工作,一步步有序地来。
她心目中的未来儿媳,也是这样的。
夏茗对她来说,始终不是理想的人选。
温香莲态度冷淡下来,“你找我,只是问学校的信息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霍家在京都是有头有脸的,而她任职的大学,也是响当当的, 难保“那位”没动歪心思,想借助霍家的背景和她的关系,走后门读大学。
温香莲很不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人,如果“那位”要这么做,她绝对不答应,并且出手制止她跟霍临风继续处对象。
霍临风并不希望母亲误解夏茗,“只是询问学校信息,她没有跟我提过任何要求,在学业上,她很有主见,不需要我过多干涉。”
温香莲不以为然。
如果真的很有主见,自己不会选学校吗?用得着问到她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