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2 / 2)
而义父也是四处闯荡多年,意图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学,“寒鸦七门杀”便是他集毕生之所成,达到的一种巅峰状态。
二人于此结识,后结伴同行,可后来,阴差阳错遇到了一行人,埋下了日后一切是非因果的祸端。
那是浩浩荡荡欲往中原进贡的番邦队伍,在众多供礼当中,却有一份神秘的礼物,那便是此彝族公主,伽澜铃儿。
此女年方十五,倾国倾城,传闻其出生当日,彩云贯日,金凤齐鸣,生来身带奇香,美得连虹霞都不肯在她面前流露半分颜色。
而她的舞艺更是得天独厚,自一下地便能翩翩起舞,“一舞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乃一族宝,天之骄女。
她自小仰慕汉朝皇后赵飞燕,传闻她一舞名动天下,一曲“鼓上舞”占尽三千宠爱,而她,便誓要“殿前脱冠,让君眼里独有一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顾三娘曾与此女擦肩而过,闻得她身上异香,便知她并非善类。此香香气妖异,神秘难测,以她一身所知,竟猜不出其中一二,唯有一点,那便是其有致幻作用,可迷人心智,万不可让她常伴小皇帝左右,否则大宋国本岌岌可危,想来彝族族长亦心知肚明,却依然放她来朝,虎狼之心,昭然若揭。
于是,二人百番思量,最终决定挺而走险,欲截得此女让她不得上京,等到觐见之期已过,番队启程归朝,再放她离去,危机可解。
然,事实非如先前所料。
原来对方早有预谋,随身派有大量高手护卫,且有上百名弓箭手,四面埋伏,竟是孤注一掷的杀招,让来者万无生还之机。
最终,义父与三娘身受重伤,于死地逃生,临别,三娘以半只绿玉簪相赠,以求日后江湖相逢,另寻他途。
后来义父便被父亲所救,而梁家之祸,想来必是彝族公主成功入京,一如所愿,于是探得他之行踪,派杀手前来灭口。此灾祸虽是由他而起,但事实似乎还另有隐情。
他是在那场暗杀之时才知道,原来父亲亦是岐山老人门下弟子。
江湖岐山老人逍遥子,又称岐山老人,天赋异禀,暗窥天道,天赐神人也。他通天文,晓地理,精通五行八卦,奇门异术,后人有传,“人间道,百业专,通一门,后世长”。道龄百岁又二十零六年。在百岁二十之际,首开山门,应天收徒。
他一生只收了三个徒弟,并根据每人的性情喜好,根骨造诣,分别授予不同的技法专长。传闻三名弟子一人善剑,一人善掌,而另一人善药。他曾推命预言,他的弟子中,一人杀天下,一人可救天下。
虽知天道难违,老人仍起了恻隐之心,他不忍看同门弟子互相残杀,为此祸害天下苍生,致使世间生灵涂炭,于是便定下规矩。要三人上山皆蒙面哑音,不可公布身份,不可私下结交,以他肉体凡胎,略尽人事。
义父曾说,他知顾三娘乃岐山老人弟子,虽然她从未承认。
十二年前,他在北漠偶遇三娘,命悬一线之际被她所救,后来二人结伴同行。
一路上,他见了她身上太多与凡人不同之处。
她总在常人不察之处窥得暗门奇巧,在不知不觉中暗自悄悄解决,总在看似不得其法、无迹可寻、无路可走之时,探得大量被人所忽略之信息,并不显山不露水地引导他们走出逆境,可纵她藏得再深,依然被他察觉到了端倪,她眼底下闪烁的大智慧,她一言一行中与天地生灵一脉相承的神秘气质,就像是永远无法掩盖的最撒不得慌的一面镜子。
在遇到她不久后的一天,她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不久后的某一日,你会遇到一个孩子,他的存在,牵动着日后天下武林风云变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得道则生,弗得则死。
她说,天地间的一切都有他本身存在的命数,万物相生相克,有得有失,有正必有反。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理循环,因果报应,以此生生不息。万物皆有佛法,不是绝对的善,亦不是绝对的恶,心有善念,说它是善便是善,心有恶念,说它是恶便是恶。是故唯一守住本心而已!
对她的这番话,他自始自终都没能明白。
直到当年遇到那场暗杀,他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万物不可强求。
推测当时,暗杀组织“丧鬼”首领,似乎知道父亲身份。义父曾说,逍遥子老人对下山弟子皆有两个要求:一是对外不许宣扬为之徒;一是行事不许违逆天道。既然门下弟子对拜师之事密不外传,倘若那人知晓,想必亦是门下弟子无疑。
义父不知为何那人狠心残杀同门,但传说,逍遥子老人曾推命预言,他门下弟子一人可杀天下,一人可救天下,纵使老人费尽心机,甚至妄图对抗天命,却依然逃不脱这命定的劫难。
既然老人一弟子已死,那么,想必父亲已不是那位预言之人,他必会千方百计寻得同门第三人,万不可让他找到三娘,这是父亲拼命护得的秘密,
万不可辜负亡者之心。
自己日后所行之路,定是凶险万分,找到三娘,保护她,找到杀父之人,阻止他,带他到亡者墓前,告慰亡灵,若找到同归之人,便承他之情,生死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