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2 / 2)
为什么会是方惟?傅亓的心中不断的问着,可是他不是司徒巽,他无法从尸体和物理空间以外寻找答案,眼下没有丝毫对他而言真实有用的证据可寻。数十份DNA样本来自不同人种,国内的样本库里没有他们的信息,而且根据之前和FBI的约定,傅亓只能不留任何副本,把所有的证据移交,从此这个案件和警局,和整个刑侦系统都不在有任何关系。
“希望这些,真的只是陆岩对方惟的敌意。”
萧倘看着移交完证据后如此低语的傅亓,默然的收回了目光。
虽然萧倘自问没有司徒巽那么敏锐的观察力,可是眼前的一切他实在没办法太乐观的往所谓好的方向想,那些数目庞大的雕像不可能是在短短数月间完成的,那无一例外的脸不可能仅仅是出于陆岩的敌意,而陆岩在整件事中从来都只是一颗并不重要的棋子,萧倘甚至觉得他真正存在的价值,仅仅是死亡的那一瞬间。
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将会朝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可怕方向发展,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只怕自负如司徒巽也难以扭转。
必须快点找到药剂师的同伴,萧倘心中暗暗想着。
药剂师和陆岩同一时间,以不同方式出现在方惟面前。四年的时间,方惟几乎在整个警局都打了个转,却在成为司徒巽的监护人,参与到刑侦科的工作之后不到一个月,便被药剂师找到了。
萧倘站在楼道里,看着楼道里的人来人往,药剂师的同伴就在这里,他已经锁定了范围。
久违的四人晚餐,托傅亓的福,方惟和澳洲龙虾对上了,冷颉帮他弄了个烹饪APP,傅亓负责从旁协助,方惟嘴上一直念叨着傅亓,却还是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着,一刻没停手。
“隐瞒意味着有所企图。”司徒巽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街灯,窗玻璃上映着他和冷颉的影子,以及成为背景的方惟和傅亓。
冷颉笑了笑,吮了一口杯中的酒,“我们在D.C见过,你不记得而已。”
“为什么不告诉方惟?”
“告诉他什么?”冷颉淡然的说着,冷漠的望着窗玻璃上映照着的司徒巽,“告诉他,你的搭档是枪杀我哥哥的人。还是说,你女朋友是连环杀手的妹妹。”
凯文在警局看到冷颉时很意外,当初是他交还杨喆的遗物给他亲属的时候,来领回遗物的就是冷颉。
冷颉和杨喆相差四岁,父母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分开了,杨喆随母亲去了美国,他的母亲在她高中时,因为一起大学枪击事件而丧命,最终她没有像她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动力学博士,而是选择了犯罪心理学,进入了FBI。
“如果你和方惟不是交往了那么久,我会认为你的出现是另有目的。”司徒巽转眼凝视着冷颉,目光犹如寒天里的冰水,直刺人心。
冷颉诚然的回望向他,依旧保持着沉静,“接近你?报复?……我本来可以留在麦克莱恩,不过因为我是剥皮连环杀魔2号的妹妹,被FBI送回了国,他们说是为了保护我。”说着,她冷哼了一声,“我这么说也许别人会觉得我很冷漠,甚至自私,不过你应该会理解。我也是受害者。”
说起杨喆的时候,冷颉的目光是冷漠的,既没有悲伤,也没有愤怒,而她注视着方惟的目光却是与此截然不同的。
司徒巽注视着冷颉看向方惟的眼神,如果是傅亓,他一定会说这就是爱的目光,温暖而甜蜜。然而在司徒巽的认知里,爱这词仅仅是类似昆虫信息素里的交配信号。
人类喜欢给词语定义善恶和美丑,充满爱意的交配就是美好的,没有爱的交配就是肮脏的,出于道德同一种行为被分门别类。对司徒巽而言,行为就是行为,出于大脑的支配,留下痕迹特征,仅此而已。
杨喆是一名FIB探员,他的工作是分析罪案锁定疑犯,投入感情本就是一种最大的失误,他曲解了司徒巽教给他的连锁思维方式,他把所有的情感和专注力都投入到了剥皮杀人案里。
杨喆仿佛一个吸毒者,而黛弥生就是她戒不掉的可卡因,在案子等待庭审的半年时间里,以及她被判入麦克莱恩的一年多期间,杨喆每周都会去和她见面。
起初,杨喆是为了写一篇病态连环杀人犯心理案例分析,而不断的和黛弥生见面,可是渐渐地他的一些行为举动引起了上司,行为分析部主管Sean·Larry(肖恩·拉里)的注意。
“司徒,你该留意一下Jean。”
当时,司徒巽并没有对肖恩的话太过在意,就像傅亓曾经说他那样,他总是能把远得难以看清的人心看得很清楚,反而对于身边的人却看得很模糊,傅亓把他这种不怎么可取的特质称为心理老花。
等到司徒巽注意到的时候,杨喆已经成了罪犯。而他之所以注意到,也仅仅是因为案件被交到了FBI心理分析室,他就案件本身找出了疑犯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指向。
最终,在逮捕杨喆的过程中,司徒巽开枪将他击毙,他留下了一个让司徒巽为之疯狂的谜团。
司徒巽离开客厅,走进了brain room,随手关上了门。
从食人魔到美食家。从受虐者到雕尸工匠。从犯罪心理分析师到剥皮连环杀人犯。
何其相似的转变。
Father,操控别人的感觉得是什么样的?
窗外零星的灯光透进来,落在司徒巽的侧脸上,一半默入黑暗,一半昏黄不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