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2 / 2)
他这话问的十分的不客气,语气里没有半点的谦卑恭谨。
浓华也不计较,现在形势比人强,她如今除去一个身份之外,实在是没有其他让人对她恭敬的。
而身份在这个时候,对于她来说,说不定是还是催命符。
“霍府君,”浓华缓缓走到离他有一丈远的地方,“我和府君之前见过么?”
霍尧闻言有些意外,他眉梢一挑,“娘娘觉得可是在哪里见过臣么?”
浓华定定望向他,“我若是见过府君,应当记得才对。府君似乎对我,有甚么偏见?”
她记得两人初见之时,他眼里隐隐闪动的恨意。
霍尧脸上的笑容淡去,他眯起眼睛打量她。
那打量的视线如刀锋,落在人身上,竟然有一种如刀刃加身的痛感。
“娘娘说笑呢,臣出身微寒,哪里敢对娘娘有何偏见。”他说着笑了下,“娘娘还是快些去休息,毕竟路上颠簸了几日几夜,娘娘玉体虚弱,还是早些歇息。”
说完,他掉头就走。
浓华见状,“现在太子公主在何处?”
霍尧站住,他侧头道,“若是娘娘想要见太子公主,会有人带娘娘去的。”
说完,头也不回大步走了。
浓华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手握成拳头压在胸口上,似乎这样能暂时平缓她心中的不安。
霍尧回到署房内,署房内早已经坐着好几个武将,这些武将原先都是和他一道起事,杀掉刺史的。
他之前和皇帝说的那些话,一句都没有假话。只是哗变的不仅仅是士兵,而且还有刺史手下的武官。
士兵不被当做人看,武将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刺史待他们如同家奴一般,动辄叱喝,心情不好之时,还会鞭打责罚。
刺史只是徒有一个太原温氏的名头,实务一窍不通,打仗更是如此,根本不懂任何用兵之道,只是将武人的性命往里头填。
自己指挥不当,却推说是下面的人作战不利,要处死几人以儆效尤。
下面的忍无可忍,终于有人直接动手,把刺史的头颅砍下,出了一口大大的恶气。
只是出了一口恶气之后,想到杀害朝廷命官,是要掉脑袋的罪名。谁知杀人的霍尧却干脆直接挑起这个担子,直接瞒下消息。
他派出细作向蓟城那里打听消息,知道帝后出逃,专门守在道路上等候帝后过来。
众人对他的心机和大胆,佩服的五体投地。
若是说之前对霍尧还有什么疑虑,那么他表现出来的大胆和手段,足以让绝大部分人心服口服。
“将军。”诸多武将看到霍尧回来,不由得凑上前去,“霍将军回来了。”
“霍将军,陛下可答应了?”
霍尧看了周围一圈期盼的目光,从怀里掏出之前给皇帝的文书,“陛下已经用印了。”
他说着把手里的文书递给一旁的人。
他们接过文书,满脸欣喜若狂,“陛下点头了,那么我们真的没事了!”
霍尧看这些武将们兴奋的手舞足蹈,嘴角勾了勾,“我早说过,不要太过担心,是你们杞人忧天,日日担心。”
“小人也是没办法。毕竟……”一个名叫陈亮的武将摸摸自己的脑袋,满脸不好意思。
霍尧知道他没说出来的话是什么,不外乎刺史被杀,害怕自己被朝廷砍头。
“放心,杀刺史的人是我,斩下刺史头颅的人也是我。”霍尧说着,微微一笑,“就算朝廷要追究,也是我掉脑袋,不关你们的事。”
他这话出来,就已经把之前所有的罪名全都包揽下来,惹得一群莽夫连连说些感恩戴德的话。
“恭喜将军。将军终于做刺史了。”陈亮等人给霍尧道贺。
朝廷是世家的天下,九品中正制之下,若是没有个显赫的出身,哪怕再有才能,也只能在微末小官上打住。
至于武官那就更加了,几乎一辈子都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有陈亮打头,其他人也纷纷给霍尧道贺。
霍尧坐在上首坦然处之。
霍尧没有亏待帝后,他嘴上和举止对帝后很不客气,但衣食却没有短缺他们。
他令人给帝后送去御寒的衣物,还有足够的食物。
浓华换上了厚实的皮裘,皮裘是霍尧让人送来的,说是产自鲜卑的皮毛,用来御寒最好不过。
果然她换上之后,手脚发暖。
袁氏匆匆赶来,“娘娘,公主那里有些不好,娘娘过去看看吧。”
和康公主是废后所生,两人的年岁也只是差了几岁。
浓华听说之后,立刻赶过去,一进门,一件皮裘丢到她脚下。
“你们好大胆子,竟然把这些胡人的东西送到我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