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 2)
景安帝揉了揉眉心,他父皇的后宫就是这样,一群一群的女人,环肥燕瘦,百花齐放,各有各的优点,这样的后宫美则美矣,就是实在太吵闹,太能出事了。
景安帝并不是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的那一类皇子,他未登基之前的大多数日子,都在宫里苦苦挣扎求存,锦绣堆底下的苦难和黑暗,他看得太多了。单单他知道的,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不管是出生的还是没出生的,就一大半是折在了后宫美人的相互倾轧之中,实在是让他本能地厌恶这样的后宫。
所以他也没打算把自己的后宫往那个方向培养,不过梁遇春的话也提醒了他,他头顶上还有一个“孝”字,太后娘娘想要抱孙子,想要他的后宫也同他父皇一般万紫千红起来。他也只能照顾照顾太后娘娘的心情,不能太忤逆不孝。
想到此节,景安帝拿起了后头那几本名册开始翻了起来,这名册上头,细细地写着各良姝的籍贯、家世,甚至对于陛下没能亲阅的那一部分良姝,还附上了采选内监的考语,方便皇帝自行拣选,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梁遇春没闹明白,皇帝这是对前头亲自看过的那些都不满意?怎么就跳过那些良姝,直接去看后头的了呢?
其实景安帝只是不想把心思太活络的那些招进宫里来而已,这三场选秀的门道,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些,排在前头的除了颜色好以外,背后定然有不少旁的动作,这样的人精多了,后宫里还不闹翻了天去?倒不如从后头的良姝里选。
按照惯例,排在后头的那些良姝入宫,一般是不给位份的,只有一个“待诏掖庭”的虚衔,也没有单独的宫室,而是一起住在掖庭旁边的永宁巷,等皇帝召幸以后,才能有品级。这样的良姝选进宫来,一是比前头那些知道走门路的良姝们老实几分,二是没有位份,也就没有兴风作浪的能力,进来了也不过是费口粮食养着,还能堵住太后的嘴,何乐而不为?
景安帝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他老人家从名册里点了些良姝出来,抬头看了梁遇春一眼:“这么多,够了吗?”
梁遇春只能连连点头:“够了、够了。”
“哼。”景安帝把名册随手撂在一旁,似乎就不打算再碰。
梁遇春见状,面上又是一苦:“陛下,您还没定品级呢。”
“嗐,什么要紧事……”景安帝很想说,全部都给一个八品采女的位置就得了,不过这念头在脑子里刚打了个转,他就又想起今日殿上那个与众不同的良姝来,好像把她和旁人放在一个品级上,有点不太公平啊。
景安帝没把自己原本的想法说出口,伸手把案上的名册又拿了回来:“唔……郑家和薛家的女儿都应选了呀,真是看不出来,他们两家还来凑这个热闹。”
“是啊。”梁遇春只觉得自己的脸上的笑都要僵硬起来了。
这都什么事儿啊,他暗自腹诽,感情您还没注意到人家啊,人明明排在前两位来着,您倒好,盯着一个乡下丫头盯了半盏茶功夫,没准对那乡下丫头的印象比这两位还要深些。
梁遇春恐怕也没想到,他真是料事如神,景安帝的确是对顾宣的印象深刻些,就比如方才,他就没有想到把这样出身的良姝放在跟其他人一个品级里有什么不对的。
不过既然看到了这两位,景安帝的政治素养到底是出来了,他老人家大笔一挥,就把这二位出身显赫的良姝放在了正六品宝林的位置上,多公平,多和谐,就让她们俩去斗吧;至于那个顾宣,不能太委屈她,给个正七品御女就很好,再想想,觉得一个正七品太招摇了,索性把跟她一批的另外两个也一并赐了正七品;对于再靠后的,封为正八品的采女正合适……
景安帝三下五除二,利索地解决掉了品级问题,再一抬眼,梁遇春连忙道:“没什么事了,都好了。”
“哼。”景安帝撂开手去,专心看奏章去了。
梁遇春擦着汗,开始利索地处理扫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