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 2)
有次学校举办文化艺术节,就有学生拿了一幅凌烟蜻蜓图参展,获得了好评。
凌烟湖上宛如玉带的曲桥,还有一池荷花都成了背景,作为特写的是荷花上有一只蜻蜓上立。
就是这么一张照片,却让人过目不忘。
这么一张照片,一个画面,确实带有文化趣味。
念瓷和舍友梅子卿去看时,两个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两句诗:苏轼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杨万里的“早有蜻蜓立上头”。
图书馆后凉亭架上的紫藤花正开得热闹,一串串,串起来,招来许多蜜蜂,争相比武。
在S大,有凉亭的地方就有紫藤。
紫藤的花香醉人,也醒脑。一度让人沉迷,却也让人舍不得沉醉。
对于那些想要先览为快,一饱眼福的人来说,学校论坛简直是个绝好的存在。
上学校论坛可以看到许多照片,都是学生随手拍到的校园绝佳。
但在S大夏天更招人喜欢的还是梧桐,梧桐树也成了S大独特的标志。
在林州一提起梧桐树,人们想到的不是市政府所在的那条街,不是寒烟山,也不是城市公园,而是S大。
在S大,一提起梧桐,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曲池广场,不是图书馆附近,也不是博雅楼的那条走道,而是梧桐园。
梧桐园是文学院的校舍。
吃过午饭,茶余饭饱之际,孟念瓷看着窗外的斑驳日光透过树枝,看着调皮着想要攀爬进来的树叶,觉得有些无聊,有些懒散,什么都不想做。
在阳台上待了一会儿,有些受不住太阳的灼热,念瓷随手揽过长发,进到房内,拿起书架上那本她只读了序的书,躺在床上翻看起来。
即使有梧桐树做掩护,热气还是一层层渗透进来。
窗外的知了倒不怎么吵。
这么热的天,就算不中暑,也难免嗜睡。因为前夜通宵赶稿,昨晚睡得早,所以这个闷热难熬的中午孟念瓷清醒地没有一丝睡意。
本来她是打算今天中午打游戏的,只是游戏账号好久都没有登录了,就她那记性,百分百得再找一次密码了。
光想想就觉得麻烦,所以最终还是想想……算了。
说好的今天不看书,养精蓄锐也好,闲逸行乐也好,可是,看到书架上那本精装版,她还是没忍住拿了下来。
这本书陪着她好多年了,只是一直没能读完。
从要不要拆,到拆封以后迫不及待去读,可是却迟迟没有读完,始终留在小序那里。
孟念瓷也一直没弄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一直把这本书束之高阁。
人世间的很多事,成与不成,与如何去尽人事,有莫大的关系,但是不排除一些人情纠缠,除了彼此的努力,跟先前的天命,也就是俗常所说的缘分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多年前收到的书,带给孟念瓷的不仅是不敢奢望的意外之喜,还有跨越时间与山河的期待。
因为喜欢而得欢喜。
因为欢喜所以坚持。
因为这份不同于一般的情愫,才有了后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