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但为君故 > 麻省

麻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二天一大早,李仪带着时学谦来到麻省理工。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毗邻,基本是肩并肩的位置关系。两个学校互相交流也很多,平常,哈佛大学有去麻省理工修课程的,麻省理工也有去哈佛修课的,就这么近。

两所学校依次沿着宽阔的查尔斯河而建,一架哈佛大桥横跨水面,连接着河这边的学校区和河那边的波士顿市区。通常人们习惯上把河这边的学校区叫做坎布里奇,而河那边叫做波士顿市内区域。每年夏季,两所学校还会在这片水面上举行友谊帆船赛。

跨过哈佛大桥,李仪开始给时学谦介绍一些有趣的典故:“你想知道这座桥为什么不叫MIT大桥而叫哈佛大桥吗?”

时学谦看看脚下的桥,摇了摇头,笑道:“为什么呢?”

李仪道:“有个笑话是这么解释的,或者说,麻省理工师生的解释版本是这样的:当初在建这桥的时候,市政府就这座桥的名称同时询问了哈佛和麻省理工,前者当仁不让的表示‘当然应该叫哈佛大桥’。”李仪笑了笑,说:“这非常符合哈佛人凡是要争第一的特性。”

时学谦问:“那麻省理工怎么表示?就这样让给哈佛了?”

李仪继续讲道:“当市政官问道麻省理工时,麻省理工却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先派了一堆力学工程师和桥梁学家去对这座桥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审查和计算,然后才说‘嗯,就叫它哈佛大桥吧,因为这座桥的设计和建造简直糟糕透了!’”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哈哈大笑,李仪边笑边说:“后来果然像麻省理工的学究们预测的一样。这座桥三天两头出毛病,成了豆腐渣工程的代表。”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实际情况是,当时在建这座桥的时候,这里只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的主校区还没有搬到这里,而且这座桥其实是以约翰。哈佛这个历史名人命名而不是以哈佛大学命名的。

但是,笑话归笑话,这个笑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生身上的鲜明特点:理性、科学、偶尔带点书呆子气。

李仪先带着她去了校内的租房放行李,在一栋研究生公寓内,是个单间,面积不大不小,打理得很干净温馨。

看到那间小屋,时学谦有些吃惊。李仪人看着不着调,一副游手好闲的油条律师样,没想到真正做起事来还是非常靠谱的。

“费心了。”她一边道谢,一边往里面搬箱子。

李仪随口道:“不客气,文明的朋友就是我朋友,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找我。”她看着时学谦埋头收拾行李,看了一阵,忽然问道:“听说文明很久没交女朋友了?”

“好像是。”时学谦边收拾边回答道。

李仪懒洋洋的靠在门框上,又问:“为什么呢?你清楚吗?”

“不清楚,大概是要准备出国,没时间谈了吧。”

李仪没再问了,继续默默看着时学谦收拾行李,不知在想些什么。

规整好行李,她又带着时学谦往主楼方向走,一路给她介绍麻省理工的校园,李仪说,和哈佛大学里处处都透着华丽和优雅的风格所不同,麻省理工的建筑要显得更低调简约,偏于实用性。

走了一阵,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圆拱型的主楼(10号楼)映入眼帘,这就是被麻省理工师生称为“大圆顶”的建筑。

一看到这座建筑,时学谦稍微愣了一下,站住,认真端详起来。

恢弘庄严的风格,实用简约的造型,设计严谨科学,工程质量上乘,每一个细节都相当考究。这座建筑充分体现出了麻省理工师生一丝不苟的特性,它自1916年建成以来就一直是麻省理工的标志。

时学谦看了半晌,的确是她喜欢的建筑类型,越看越有味道。不成想,自己的脾性和这所学校竟然出奇的合拍,她无声的露出一抹微笑来。

在主楼前是克里安方亭,这里四季绿草如茵,是学校最大的广场,与平日里总是熙熙攘攘的哈佛广场相较,麻省理工的克里安方亭在大多数时间显得非常安静,这或许是因为麻省理工的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远胜过在草地上享受阳光的兴致的缘故。

两人在草地上走了一小圈,李仪叹了口气,道:“这里真是空旷的有些诡异了,真不像个大学。”

时学谦道:“为什么?”

李仪问:“你逛过哈佛吗?”

时学谦摇摇头,“没有。”

李仪道:“你要是在哈佛或者任何一所别的大学呆过就知道了。这种草坪,本来就是学生们休息文娱的乐园,以你们隔壁哈佛为例,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在他们的哈佛广场上看到穿着长裙的漂亮女孩儿们拉着悠扬的小提琴,或是三三两两的小伙伴们松散的躺在草坪上看书,这种地方也是情侣谈恋爱的好去处。但是你看看你们学校,一个人都没有!”

时学谦问:“那学生都到哪去了?”

李仪道:“据我所了解,他们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教学楼。……到了晚上你就明白了,学校里各大实验室的灯几乎全亮着,很多研究员都会熬通宵做实验。”

时学谦点点头,表示了解。同时她也认识到,李仪对于接待她这件事准备的很用心,李仪所在的学校和实习公司离这里都不近,她显然也对麻省理工不感兴趣,并不会常来,所以,在时学谦来之前,她一定是为此做了很多功课的。

时学谦感激的看着李仪,说:“我们别老在外面站着了,进去看看吧。”

两人走进了教学楼内,10 号楼主楼和它旁边称轴对称分布的3、4、7、8号楼的走廊是连通的,这条走廊被称为无穷无尽的走廊,据不完全统计,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长的室内走廊,长达250米。

走廊两旁是教授们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和外面绿草地上门可罗雀的景象完全不同,这个走廊从早到晚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总的来说,麻省理工的师生,对科学研究都有些痴迷,但与之相对应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也缺少一些浪漫的人文气息。

李仪和时学谦在人群中逛,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李仪不由说道:“麻省理工是个大牛满地跑的地方,基本上,咱们这么走上一遭,就能至少迎面碰见五个诺奖得主。”

时学谦看了看周遭人的打扮,大部分都穿着实验服或者样式最简单的格子衬衫,有些老教授可能会穿正装,但也都是最简单的样式。

一路走到头,时学谦看看时间,道:“快到饭点了,咱们先去吃饭吧,这顿我请你,谢谢你这么细致热情的接待。”

李仪当然要拒绝,然而时学谦是个说什么就一定要做什么的脾气,最后两人争来争去,还是听了时学谦的。

时学谦问她:“你想吃什么?学校餐饭就算了,点个外面的好点的饭馆。”

李仪笑道:“算了吧,麻省的学费、生活费都已经够高的了,你再去好馆子请我,太破费了。”

时学谦笑笑,说:“没事,我拿的是全奖,生活上可以过得很充裕,这个你不用操心,你就说你想去哪。”

之前文明联系李仪的时候,并没有对时学谦的具体情况多说,只说找个好房子,所以李仪不知道这一点。

现在李仪一听她竟然拿到了麻省理工的全奖,有些惊异的看她一眼,心里也不禁升起点小佩服。

麻省理工有华人,但华人不多,能拿到全奖的华人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要不然,那么好进就不是麻省理工了!

李仪想了想,提议道:“麻省理工附近有一家海鲜饭馆,叫Legal Seafood,挺出名的,它家的蛤唎汤尤其好喝。”

“行,那就去那里。”时学谦很爽快。

下午两人再小转一圈就分别了,李仪的实习律所还有事,时学谦则是要去准备次日拜会自己的新导师弗伦克尔教授的事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