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2 / 2)
这个年,夏家人和望水教过的开心,但是远在帝京的申乾元就并不怎么好过了,虽然说大长公主和武亲王都死了,那些党羽也都归顺了,但是这也仅仅只是表面的归顺罢了。
除了张、赵这两家和夏家又姻亲的,还有礼部尚书以外,那些大臣,并没有几个真正听申乾元话的。
不论是申念雲还是申念濯,手段和魄力都是一等一的,那些人在他们两人手下的时候,那是心服口服,而现在换了这么个年轻的帝王,这些老狐狸,根本没有将申乾元放在眼里。
所以,就算是夏杏然与大长公主的儿子将自己手里的势力都给了申乾元,他也不能再短时间内将这群本来就不忠心的群狼收为己用。
连续碰了几次壁以后,还是张岸、赵兼和况君礼三个人一起提出了让申乾元请回夏宏云的提议。
夏宏云当年凭着一己之力,能和申念雲与申念濯斗的不分胜负,就可见其能力,而且夏家在儒生之中本就有些影响力,再加上其姻亲李家,若是夏宏云重新出山,顶入可以获得天下儒生的支持,并且一定可以压制住那些楚楚欲动的人。
于是,一道圣旨便在大年初二的那一天从帝京出发,一路加急到了望水。
不过这一次,夏宏云并没有接旨,他捋着胡子高深莫测的一张脸唬住了来传旨的太监,然后便将自己的儿子和燕雨来叫进了书房,几个人商量了一天,最后跟着传旨太监走的,是夏宏云的大儿子夏易安。
夏易安是嫡长子,是以后继承庆文侯爵位的人,夏家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挤出上流圈子,那就必须有人在朝廷中握有实权。
如今望水的庆文侯府已经建好了,李诗敏不想离开夏杏然那么远,所以自然是不会愿意回帝京,李诗敏不去,离不开夫人的夏宏云自然也不会去。
说出来也不怪人笑话,自从夏宏云和李诗敏成亲以后,他还真没有离开过李诗敏超过一天。夫人奴这三个字,放在夏宏云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现在还可以再加一个燕雨来。
夏易安小时候受过老庆文侯的教导,后来夏宏云也是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现在的夏易安还是年轻,肚子里的黑墨水尚且没有夏宏云那般的多,不过在同龄人里,却已经是顶尖的存在了。
这一次他去帝京,也算是夏宏云给他的一个考验,若是他真的能站稳脚跟,那么这个庆文侯府便是后继有人了。
不过走的,也就只有夏易安一个人,圆满实在还小,张正瑛自然是要留下来照顾孩子的。夏易安倒是想过完年再走,不过还是被夏宏云直接踢出了家门。
过完了年,夏易从和吴久念便又闲不住的跟着商队去了西域,而夏易之倒是说了自己打算找望水建一家书院的打算。
对于自己二哥这个计划,夏杏然是支持的。夏易之和他的夫人赵幸璧一样,都是整日里沉浸在诗书字画当中的纯粹的读书人,好像也只有开一家书院是属于他们身份能做的事情一样。
书院的建设,自然也是要拜托望水教。一听要建书院,望水的居民也是赞同的,他们也不是不想让孩子读书,只不过望水这个地方实在是偏僻,甚少有读书人愿意来到这里教书,更别说城里还都是他们嫌弃的江湖人。
如今有了书院,城里的人还都开玩笑一般的聊着,说不准哪天望水就出了一个状元郎。
本来,这个望水书院只是打算接收周边的生源,结果没有想到,在得知了这个情况以后,江北的李家竟然也派了三个颇有名望的族人前来任教。
这么一来,望水书院便成了一个新兴的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春去秋来,在望水的日子似乎过得都特别的快,等到夏杏然将望水教改造好,城里的树也绿了又黄,望水的气候便渐渐的也没有那么恶劣了。
燕寻闲四岁开蒙,进了夏季的学院去学习,之后还要跟着燕雨来练武。说来也是生气,燕寻闲的性子从小就十分的稳重,也异常的聪明,读书是过目不忘,练武也是天生的好材料。
说来也奇怪,夏杏然和燕雨来都不是这种性格,夏家人就算是肚子里的墨水黑了点,也大多性子开朗。
若说是像申家,那也不是,不论是申念雲、申念濯还是申乾元,甚至是燕雨来,性子里都是带着天生的张扬。
这样安静内敛的孩子,只能说是集齐了两家的所有长处。不过燕寻闲到底是个孩子,面对自己最喜欢吃的糖葫芦时,还是会露出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
这十二年年间,赵幸璧将夏听明留在了望水,自己去了帝京陪伴夏易安,两人又有了个孩子,大了些后也送回了望水来教养。
而夏家剩下的两个兄弟也相继有了孩子。
月清泉更是夸张,虽然成亲晚,但是不妨碍人家三年抱俩。
夏杏然对生孩子这件事情其实倒是抱着随缘的态度,他与燕雨来的血缘关系本来就是不远,能怀上的几率也不怎么高。不过燕雨来之前说的不想让他再收这份罪的话,倒是真的。
燕雨来怕夏杏然的身体受不住,便偷偷的找了沈涧,自己吃了绝育的药。他们两个人,有燕寻闲这么一个孩子也就够了。
这一日,夏杏然正在书房里翻着手里的话本,突然燕棽棽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说:“不好了伯爹,莺清……莺清叔他把沈叔叔捅了!”
闻言夏杏然慢慢抬起头来,确认一般的问了一句:“莺清把沈未名……捅了?”
“对,您快去看看吧!”燕棽棽急得跺了跺脚。
但是夏杏然却还是很淡定的放下了书,叫了莺啼进来帮他换衣服,心里想的是,莺清终于是开始收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