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夫人(2 / 2)
瑾思还来不及悲伤师兄的离开,师父又吐了一口血,她急忙跑到师父面前,将药喂了师父,“不会的,师父你不会有事的。”
道长摇摇头,“去把他们都唤来吧。”朝她挥一挥衣袖,她便退了出来。
一路上她将师父的情况说与师兄师姐们听,想着师父越发憔悴的容颜,想着师父对她们的谆谆教诲,泪水再也止不住,每个人的眼泪簌簌的往下流。
为了不让师父伤心,一个个在师父的门前,擦去了眼泪,强装笑颜的走了进去。
道长的精神比往日好了更多,他瞧见自己心爱的孩子,终是不舍的闭上了眼睛,底下的八个人跪在他的身前,伏在地板上,后背微微轻颤着,强忍着泪水,听着师父最后的教导,“无论以后你们身在何方,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我死了以后,你们去后山活泉,泉底有个机关,你们去启动它………”
道长此刻再也抑制不住身体内的翻江倒海,喉咙里的那团乌黑的血爆发似的喷涌而出,他看着底下那群孩子,微笑着阖上了眼睛……
机关启动爆炸的那一刻,火光震天,一声巨响,山体塌陷,底下的八个人在山下定定的站着,看着这场火将他们曾经的家园焚成一片焦土,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他们在山下站了三天三夜。
处理完这里的一切,她的师兄师姐们想着先去各自的家乡看一看,瑾思也想着要不要去宋国看一看呢?可是她实在没有感情,还是算了吧。
况且她经常义诊的山脚村子里还有她的病人,那里的人对她都很好,她也很喜欢那里,于是她便又先回了那里。
她的心底一直记着靖宸师兄,她想着哪一天她忙完了这里的事情,她便去卫国找他,去卫国找到他,然后告诉他,其实她也很喜欢他。
在村子的日子很太平,周围总是围绕欢声笑语,偶尔想起以前的日子会到山下溜达一圈,想着那些快乐的时光,还会发笑,只是看到现实中的那一片焦土,不禁黯然神伤,默默悼念,泪水潸然。
在村子里住了一个月后,八师姐寄来了一封信,她说,她和五师兄已经成了亲,在五师兄的家乡周国都城平都开了一间客栈。
看完后,她的嘴角微微捻出一丝笑意,正好去卫国的路途中,要经过平都。
此时,这里的事情也告了一段落,她收拾好包袱,换了一身男装,在村民们的百般不舍中告辞了。
如今战乱年代,天下不太平,一路上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看尽了一路的疾苦灾荒,瑾思油然感叹到天下太平有多么的重要。
此刻正好晌午,日头毒辣,瑾思来到了一间茶舍歇脚。
当时茶舍里满是人,大家在茶舍里相谈甚欢,谁也没有起身的意思。
“虽说,现如今晋国把宋国灭了,但还是属咱们周国最为强大,你说他们四国会不会联合起来对付周国?”一人问道。
“反正卫国,陈国,郑国有这个打算,至于晋国,不太好说吧。”另一人道。
“为什么?”那个人接着问道。
“你可还记得一年前的秦中之战……”一人问道。
“记得啊,那一年晋国公子绪初登王位,卫候派刺客潜入王宫抓了公子绪的夫人和儿子,他知公子绪对夫人一往情深,要晋国以三十座城池相交换。”
那人语气突然悲伤起来,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可是没想到公子绪的夫人为了不给夫君添麻烦,先一刀砍死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又自刎而死…公子绪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卫国秦中地区…虽然最后双方打和……”
那人还未说完,另一个接着道,“说实话,我挺希望晋国能赢的,卫候拿人家的夫人孩子作为筹码,这么做,确实有失风度……”
瑾思无意于这些传闻,一心一意搜寻着,找了半天,方才找到角落里的空桌子。
她挪开椅子,刚想落座时,眼前突然多了一只手,瑾思抬起眼皮,这位女子年纪约莫30岁上下,一身素色衣裳,虽眉梢眼角间隐露细纹,可容貌还是极美。
肌肤如雪,她的脸上似笑非笑,唇边带着一丝恬淡,一颦一笑之间,云淡秋空。
二人对视一眼,女子先开了口,声音也是极其的令人舒服,绵绵如细雨,“壮士一个人吗?”
瑾思点点头。
女子接着道,“奴家正好一家三口,茶寮拥挤,恐无他处,如若壮士不嫌弃的话,奴家三口可否与壮士同桌?”
瑾思见女子很有礼貌,反正她一个人也确实无聊,便同意了。